2009年12月30日星期三

Hacking Western Digital MyBook World Edition

Hacking Western Digital MyBook World Edition: "Installing aMule on my MyBook

aMule homepage: http://www.amule.org/wiki/index.php/AMule_Project_FAQ:About

About

aMule: The all-platform Mule.
aMule is an eMule-like client for the eD2k and Kademlia networks, supporting multiple platforms.
Currently aMule (officially) supports a wide variety of platforms and operating systems, being compatible with more than 60 different hardware+OS configurations.
aMule is entirely free, it's sourcecode released under the GPL just like eMule, and includes no adware or spyware as is often found in proprietary P2P applications.

aMuleCMD
aMuleCMD is a command-line utility that allows you to control aMule or aMuled either locally or remotely.
The character-oriented interface offers a subset of aMule functionality, including searching for files, initializing downloads, and viewing your download queue.
It also displays status information and allows you to change certain options.

aMuleWeb
aMuleWeb is a utility that allows you to control aMule by means of a web browser from any location.
The web interface offers a subset of aMule functionality, including searching for files, initializing downloads, and viewing your download queue.
It also displays status information and allows you to change certain options.
2. Installation
2.1. libPNG

libPNG is an open source project to develop and maintain the reference library for use in applications that read, create, and manipulate PNG (Portable Network Graphics) raster image files.

# wget http://downloads.sourceforge.net/libpng/libpng-1.2.24.tar.gz
# tar -xzvf libpng-1.2.24.tar.gz
# cd libpng-1.2.24
# ./configure
# make
# make install

2.2. libGD

libGD is an open source code library for the dynamic creation of images by programmers. GD creates PNG, JPEG and GIF images, among other formats.

# wget http://www.libgd.org/releases/gd-2.0.35.tar.gz
# tar -xzvf gd-2.0.35.tar.gz
# cd gd-2.0.35
# ./configure
# make
# make install

2.3. wxWidgets

wxWidgets provides a single, easy-to-use API/Framework for writing applications (GUI applications supported) on multiple platforms and languages.

# wget http://prdownloads.sourceforge.net/wxwindows/wxWidgets-2.8.7.tar.gz
# tar -xzvf wxWidgets-2.8.7.tar.gz
# cd wxWidgets-2.8.7
# ./configure --disable-gui --disable-gtktest
# make
# make install

2.4. aMule

# wget http://download.berlios.de/amule/aMule-2.1.3.tar.bz2
# tar -jxvf aMule-2.1.3.tar.bz2
# cd aMule-2.1.3
# ./configure --enable-amulecmd --enable-webserver --disable-monolithic --enable-amule-daemon --disable-backtrace --disable-debug --enable-optimise
# make
# make install

Compile errors in /src/libs/common/MuleDebug.cpp :
Put include execinfo.h and functions backtrace and backtrace_symbols (line 291) in comment,
bad use of compile switches (disable-backtrace) !

// if ((num_entries = backtrace(bt_array, 100)) < 0) {
// fprintf(stderr, '* Could not generate backtrace\n');
// return wxEmptyString;
// }

// if ((bt_strings = backtrace_symbols(bt_array, num_entries)) == NULL) {
// fprintf(stderr, '* Could not get symbol names for backtrace\n');
// return wxEmptyString;
// }

/usr/lib/gcc/arm-linux-uclibc/3.4.2/../../../libbfd.a(cache.o): In function `bfd_open_file':
cache.c:(.text+0x314): undefined reference to `unlink_if_ordinary'
==> to solve install GCC 4.2.2 --> http://gcc.gnu.org/ --> seems to be binutils-2.9\bfd\cache.c: problem

# wget http://ftp.gnu.org/gnu/binutils/binutils-2.16.tar.gz
# tar -xzvf binutils-2.16.tar.gz
# ./configure --disable-nls
# make
# make install

3. Configuration

This information was found in: http://www.amule.org/wiki/index.php/HowTo_get_aMule_web_interface
3.1. aMule-daemon

Go to the path where aMule was installed, which in our case is /usr/local/bin and run ./amuled.
When this is done, the configuration file ~/.aMule/amule.conf is created.

# cd /usr/local/bin
# ./amuled

Quit the daemon again.
Create a password for amule-daemon.
Use the command md5sum to create a MD5-string of a password.
Find and replace the following lines in ~/.aMule/amule.conf.

# echo -n your-password | md5sum
56f491c56340a6fa5c158863c6bfb39f

~/.aMule/amule.conf

[webserver]
Enabled=1
Password=56f491c56340a6fa5c158863c6bfb39f <-- MD5 of the password you wish to use.

[ExternalConnect]
AcceptExternalConnections=1 <-- To let aMule listen to external connections.
ECPassword=56f491c56340a6fa5c158863c6bfb39f <-- MD5 of the password you wish to use.

3.2. aMuleWeb

The program amuleweb is used to get the web interface running.
To create a configuration file for this program,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are used, where
--password is the password used in the amule daemon configuration and
--admin-pass is the password to access the web interface itself.

# ./amuleweb --write-config --host=localhost --password=password --admin-pass=anotherpassword

Then you just have to start amuleweb, and you're done. Be aware that the amule daemon must be running.

# ./amuleweb

3.3. Configure aMuled and aMuleWeb as services

Although starting aMuleWeb by enabling it in aMule's preferences is the preferred method, you can also run aMuleWeb together with aMuled as as services by means of an init.d script.

Here is an example:
/etc/init.d/amule

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sbin:/bin:/usr/sbin:/usr/bin
DAEMON=/usr/local/bin/amuled
WEB=/usr/local/bin/amuleweb
NAME=amuled
DESC=amuled
RUNAMULE=yes
USER=root

test -x $DAEMON || exit 0

# Include amule defaults if available
if [ -f /etc/default/amule ] ; then
. /etc/default/amule
fi
if [ '$RUNAMULE' != 'yes' ] ; then
echo 'Amule not to be started. Edit /etc/default/amule first.'
exit 1
fi

set -e

case '$1' in
start)
echo -n 'Starting $DESC: '
$DAEMON --full-daemon
echo '$NAME.'
;;
stop)
echo -n 'Stopping $DESC: '
killall amuleweb
killall amuled
echo '$NAME.'
;;
restart|force-reload)
echo -n 'Restarting $DESC: '
killall amuleweb
killall amuled
sleep 1
su $USER -c '$DAEMON -f'
while ! netstat -l -n -t | grep 4712 ; do sleep 1 ; done
su $USER -c '$WEB --quiet'
echo '$NAME.'
;;
*)
N=/etc/init.d/$NAME
echo 'Usage: $N {start|stop|restart|force-reload}' >&2
exit 1
;;
esac

exit 0

4. Starting aMuleWeb from your webbrowser

Go to the web address http://hostname:4711, where hostname is the name of the computer running amuleweb and 4711 is the port amuleweb is using.
In most cases this should be http://<MyBook-IP>:4711.



* http://www.mybookworldedition.co.nr
* Last modified on January 15, 2008


http://www.amule.org/wiki/index.php/HowTo_get_aMule_web_interface

./configure --disable-debug --enable-amuleweb --enable-amulecmd --enable-optimize

./configure --enable-amulecmd --enable-webserver --disable-monolithic --enable-amule-daemon --disable-backtrace --disable-debug --enable-optimise


[09:49:07] Erwin Rademakers zegt: je hebt ook nog mijn server.met file nodig
[09:49:17] Erwin Rademakers zegt: initieel staat er geen in
[09:49:21] Erwin Rademakers zegt: je moet er een downloaden
[09:49:27] Erwin Rademakers zegt: die is dan corrupt
[09:49:36] Erwin Rademakers zegt: en bijgevolg geraak je niet geconnect
[09:49:43] Erwin Rademakers zegt: dus moet je mijn server.met nemen
[09:49:51] Erwin Rademakers zegt: di eheb ik aangemaakt onder ubuntu - amule
[09:50:07] Erwin Rademakers zegt: GOOD LUCK"

解决“使用router拨号情况下aMule/eMule只能获得LowID”的问题 - koen - JavaEye技术网站

解决“使用router拨号情况下aMule/eMule只能获得LowID”的问题 - koen - JavaEye技术网站: "解决“使用router拨号情况下aMule/eMule只能获得LowID”的问题


这两天我换了机器上的硬盘并重装系统。之前我使用Ubuntu的pppoe直接拨号ADSL,这次想趁重装系统改成使用router自动拨号,网线连接router而不是ADSL modem。可以省去Ubuntu的ADSL拨号步骤。



配置完成后上网没有问题。但使用aMule只能获得LowID而不是HighID,原因是因为router的防火墙阻止了外来的连接。google之后发现,可以通过设置router的'端口反射'(port forward)来解决,方法非常简单:



进入router的web控制台,对我的NetGear无线路由器来说,地址是: http://10.0.0.1 用户名和密码分别是:admin/password。



在'端口映射'配置中,添加以下两项:


名称:aMule1 协议类型:TCP 起始端口:4662 结束端口:4662 IP:10.0.0.2
名称:aMule2 协议类型:UDP 起始端口:4672 结束端口:4672 IP:10.0.0.2



注意:


1. 名称随便取;
2. 协议类型和端口号取决于aMule中使用的连接端口,进入aMule的配置就可以看到,默认是TCP=4662,UDP=4672;
3. IP地址是当前机器从路由器获得的IP地址,ifconfig一下就看到了。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当我做完以上配置后,重启aMule发现没有效果,依然获得的是LowID。反复修改不能解决,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想到router的配置变了之后可能需要重新启动才能生效。于是关router电源再开,再重启aMule,成功!



一通百通,如果想开启本机的其他端口供外部使用,如FTP等,皆可如法炮制。"

2009年12月27日星期日

How to Revive Western Digital Mybook World Edition

How to Revive Western Digital Mybook World Edition: "How to Revive Western Digital Mybook World Edition
Mario Pascucci
<mpascucci AT gmail DOT com>

First published on july 25 2007
Revision History
Revision 0.0.4 2007-08-26 MP
Complete check of document. Corrected a lot of errors. Added some steps to quick install to avoid hangs on startup.
Revision 0.0.3 2007-08-24 MP
New root filesystem with Debian ARM
Revision 0.0.2 2007-08-06 MP
Leon chip support, new kernel and new root filesystem
Revision 0.0.1 2007-07-25 MP
First release.

Presentation

Few weeks ago, a friend gave me a couple of little NAS appliances from Western Digital, this model.

Both with broken disk. To recover functionality, the only way is to return it to manufacturer and pay the price of a new one, more or less, if you don't have a valid warranty.

My curious attitude wins, and after a lot of work I recovered basic functions: the MyBook is now a little computer with Debian GNU/Linux inside.

Table of Contents

1. Warnings
2. The initial state.
3. A serial, at least!
4. Software startup.
5. First stage bootloader
6. Second stage bootloader
7. Leon support
8. The kernel
9. The Debian root filesystem
10. Quick install steps
11. References
12. Thanks
13. Tools used
14. Updates
15. License and Copyright

1. Warnings

This is a simple diary of the operations made to recycle a device ready to be discarded. Here you can't find how to restore the original functions of MyBook device. More, all the procedures described here have the result of voids the original warranty, if any.

Procedures are difficult and requires many skills: electronics, programming, Linux/Unix development tools and so on. Without these it's impossible follow the steps described here. In the software building phase I face a lot of troubles, some of them very puzzling, that changes with versions and configuration options. It's really impossible for me to write a step by step procedure. I can only suggest some solutions for some big problems, no more.

At the end you will have a working Linux system, but really minimal: kernel, shell and few other packages. But this would be sufficient to add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s without too many troubles.

I'm sorry, but I cannot give any help, to anyone. If you want to try, you can count only on this document. I cannot explain how to format a filesystem or how to mount a disk under Linux: you must know these basic commands. The reason is really simple: I don't have time, so I can't duplicate here all the command and the related manual. There are thousands pages on the Net that already do that.

This is an early alpha software: it is really easy to get no results at all! But, if you try these procedures and you can't get the Mybook revived you can help me to correct errors. So, please double check your steps and, before contact me, please collect all the data that I need to figure why your Mybook isn't working. Useful data are:

*

Files modified by you before booting
*

Partition scheme, filesystems, and so on.
*

System logs (located in /var/log). You can get it from Mybook disk. Very useful are: dmesg, syslog, kern.log, daemon.log and messages.
*

If you have serial console (Section 3, “A serial, at least!”), a log of the boot will be really precious.

This document cover only MyBook World Edition, not World Edition II. The devices seem to be very similar, but the system configuration is quite different. I do not have a WEII, so I cannot try my procedures with it.

At least: I'm not and I will not responsible of anything. If you choose 'surgery' to your MyBook you are on your own. NO warranty of ANY success.
2. The initial state.

The two MyBook were completely disassembled (Figure 1, “The MyBook”). Of course, no disks, which were broken.

Figure 1. The MyBook
The MyBook

Looking at the electronics, searching with Google the signature of the bigger chip, OXE800 took me on manifacturer website and a website of someone that has partially hacked the MyBook, at least on the software side.

From some messages on Western Digital forum I gathered all the information that I need:

*

Processor: ARM 926 class.
*

Architecture: proprietary, with PCI bus.
*

Memory: RAM 32M, ROM unknown.
*

Disk controller: two channel S-ATA, only the first used.
*

Other ports: one USB2 host.
*

Operating System: Linux

From Western Digital support site is available for download a quite large package with GPLed sources and utilities for the MyBook, 400Mbytes, but there aren't inside the proprietary Western Digital applications for the MyBook, so: no way to restore all the original functions.

And again: most configuration files are missing, or in the default state, that is unusable.

To get a working core (kernel, shell, development tools and a terminal) it was a hard work. But here it is.
3. A serial, at least!

It's impossible to made a 'blind' installation without any clue of what happen in the device. The MyBook lack all of the standard human interaction devices, no keyboard, no monitor, no mouse. Try to boot from a pen drive lead no results at all.

From the basic data sheet of main chip, there is a serial port. Looking at the PCB you can see four soldering pads inside a rectangle, with 'Serial' word nearby (Figure 2, “A serial connector... maybe.”, red arrow), near the USB connector.

Figure 2. A serial connector... maybe.
A serial connector... maybe.

To identify the pin function I used a tester. Pin 1 is Vcc (3,3V), pin 2 in GND. To identify pin 3 and 4 I used a cellular phone USB data cable, as suggested here, so pin 3 is RxD (receive data, from computer to MyBook), while pin 4 is TxD (transmit data, form MyBook to computer).

To communicate with MyBook you can use the cu utility, that Fedora Linux contains in the uucp package, not installed by default. The serial is configured as 8 bit, no parity, 115200 bps, so the command will be:

$ cu -l /dev/ttyUSB0 -s 115200

Warning: serial voltage is 3,3V

The MyBook serial don't use standard RS232 voltage levels, but from 0V to 3,3V so you need an adapter. I used an old cell phone data cable, that uses this kind of serial, so all the work was for identify the signals from cable and from MyBook. The cable was for an Ericsson R300/T28, compatible with original Ericsson cable model DCU-10/DCU-11. I found very useful the information at this website.

By the way, powering up the MyBook with serial cable connected has no result, that mean: no ROM monitor, nor advanced BIOS in ROM.
4. Software startup.

Unpacking sources from WD you obtain this directory tree:

$ ls
buildroot-patches
crosstool-patches
gpl-buildroot-archives.tar
gpl-crosstool-archives.tar
gpl-leon-archives.tar
leon
stage1
vendor

These are the various components:

*

buildroot is an environment to build a root filesystem from scratch, with cross-compilation support. We will use it to create the root filesystem with directory tree and development tools, for the ARM processor.
*

crosstool another cross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 didn't use it.
*

leon is an open implementation of a processor with SPARC architecture. Seems to be used as a network coprocessor on some version of MyBook, but I'm not sure. My Mybook work fine without this piece.
*

stage1 is a 'first stage' bootloader. But we need first the GCC cross compiler for ARM processor and main libraries.
*

vendor contains two directories: linux-kernel and u-boot. The first contains full Linux kernel sources version 2.6.17 modified for the MyBook architecture. The latter contains the U-Boot bootloader, suitable for little and embedded systems.

We will use the kernel, the first stage bootloader in stage1, U-Boot bootloader and Buildroot to obtain the cross development tools.

I used Linux Fedora 7 as development system to do all the work.
5. First stage bootloader

We need first the first stage bootloader in stage1. But we need the toolchain for ARM processor. Not only, we also need information about specific MyBook resources: address and peripheral types, memory maps and so on.

From the tarball gpl-buildroot-archives.tar, we get the file buildroot-20060823.tar.bz2, that we unpack where we want.

In the directory buildroot-patches there are some files with the differences for the original MyBook, but, as we already said, it's impossible to restore the original functionality. In this version we do not use any of the original file.

To obtain all the development tools for the ARM, we go in the buildroot directory and launch a make menuconfig, as for kernel sources to configure them. A menu appears and we are able to choose the configuration for development tools and root filesystem we are about to generate. My own configuration is in this page, under 'Buildroot' link.

To short the build process we can copy all the files from buildroot-archives directory to buildroot/dl directory, avoid re-downloading sources we already have.

Development toolchain contains GCC compiler, binutils utility and the uClibc library, a 'light' version of glibc for embedded systems.

When we start building as usual with make command inside buildroot directory, the build script ask for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cessor and the architecture to build appropriately the uClibc library. All the answers must be the default, but only one question must be replied differently:

Target CPU has a floating point unit (FPU) (HAS_FPU) [Y/n/?] (NEW)

we reply with n, as for no floating point unit in the processor. After that the build proceeds straight to the end.

Now we have all the toolchain ready. All tools are in the buildroot/build_arm_nofpu/staging_dir/bin directory, and that directory must be added to the PATH environment variable, to made tools available for all the next steps.

Now we go in stage1 directory and start building process with the command:

$ make CROSS_COMPILE=arm-linux-

(pay attention to the final dash) and after few seconds we obtain a file called stage1.bin, while in the stage1/tools directory we have two programs that we will use very soon.

The file is the first stage bootloader, that do some basic configuration on MyBook hardware before it loads the real bootloader (second stage).

My binary version of the first stage is here.

Now we need to install it on a new S-ATA disk. I used an external USB to S-ATA box, with a 250G disk inside. First we connect the disk to the computer where we build all the tools, and we partition it as needed.

The first stage bootloader must be loaded starting from absolute sector 1 of the disk, that is immediately after the MBR. The MBR must contains partition table, and must be modified for the presence of the first stage bootloader.

These are the steps:

1.

First we made the partitions on the disk. For first experiments we can do only two partitions, one for the root filesystem and one for swap space. Pay attention: first partition must start after 1000 sectors from the start of disk, and must be formatted as ext2 or better ext3. For example we can use 2 as start cylinder for the first partition This space is needed for second stage bootloader, that will be on disk from absolute sector 64 for at least 200 sector. It's better do not spare space.
2.

After partitioning, we copy the MBR on a file (we suppose that external disk is /dev/sdb):

# dd if=/dev/sdb of=mbr bs=512 count=1

3.

On the file (a copy of MBR) we use the program stage1/tools/installer, that modifies the MBR to obtain the loading of the first stage bootloader:

# stage1/tools/installer mbr

4.

We copy back the modified MBR:

# dd if=mbr of=/dev/sdb bs=512 count=1

5.

Now we can install first stage bootloader:

# dd if=stage1.bin of=/dev/sdb bs=512 seek=1

Now we can use the serial cable (Section 3, “A serial, at least!”) to do a simple functionality test. After connecting MyBook and computer, we launch the cu utility. Next we power up the MyBook. On the cuscreen must appear something like this: NASOx_0 Looking at the source in stage1/src/stage1.c we can understand what means letters and numbers. For example the 'X' (capital x ) means error accessing disk.
6. Second stage bootloader

Next step is the U-Boot building. We need to change the Makefile in vendor/u-boot/ deleting row 130, from that:

# The 'tools' are needed early, so put this first
# Don't include stuff already done in $(LIBS)
SUBDIRS = tools \
examples \
post \
post/cpu

to that:

# The 'tools' are needed early, so put this first
# Don't include stuff already done in $(LIBS)
SUBDIRS = tools \
post \
post/cpu

to avoid errors in examples building, that we don't need. After, we need to configure the bootloader before building. First we need to modify vendor/u-boot/include/configs/oxnas.h file. I prepared for this a patch. After patching, we can go to see the file. We can focus on lines 243-244:

#define CONFIG_BOOTARGS 'mem=32M console=ttyS0,115200 root=/dev/sda1 netdev=0,0,0x0030e000,0x0001,eth0 elevator=cfq'
#define CONFIG_BOOTCOMMAND 'ext2load ide 0:1 0x48500000 /uImage ; bootm 0x48500000'

First row contains the kernel command line at the boot time, while the second shows the command to load and execute the kernel itself.

The third and fourth parameter in netdev variable are the MAC address we want to assign to ethernet interface. The CONFIG_BOOTCOMMAND can be explained as:

*

ext2load means that a file must be loaded from an ext2/ext3 filesystem. U-Boot act as GRUB, accessing the filesystem that contains kernel image file to load it. This will be a great simplification when we will try different kernel configuration.
*

ide means that loading must be performed from an IDE/S-ATA disk
*

0:1 means disk:partition index, that is first disk, first partition. Of course, in this procedure the kernel image file must reside in the first partition. If we want use a different partition we must change these values accordingly.
*

0x48500000 is the memory address where the kernel image file must be loaded.
*

/uImage is the pathname of kernel image file. Must be a complete path, including a '/' if the file reside in the root. In this procedure it will be a file named uImage in the root directory of filesystem in first disk partition. Note that is case sensitive.

The next command, bootm, means that execution continue from the address where we load the kernel image file. If all operations are correct, at this point we will see the kernel starts its execution. But we must do some more steps before.

Next step, we configure U-Boot for the MyBook machine, using this command:

$ make oxnas_config
Configuring for oxnas board...

Next we can start building with make. Note that if building stop suddenly complaining about missing ARM compiler arm-linux-gcc, we forgot to add it in the PATH, as said previously.

At the end we have a file named u-boot.bin. As we already said, this is second stage bootloader that is in charge to loads and executes the kernel. Now we need to transfer it on disk, but requires one more step before: it needs an header with file checksum that will be verified by first stage bootloader. Without it, the first stage bootloader refuse to execute the second stage bootloader just read from disk. We use a program from stage1, that is stage1/tools/packager, this way:

$ stage1/tools/packager vendor/u-boot/u-boot.bin u-boot.img
Input file - vendor/u-boot/u-boot.bin
Output file - u-boot.img
Input File Size - 95832

that adds the header with checksum and writes a new file named u-boot.img, ready for transfer on disk:

# dd if=u-boot.img of=/dev/sdb bs=512 seek=64

from absolute sector 64.

Once done that, we are ready for a second test, if we have the serial cable. After connecting disk, and powering up the MyBook we see something like this:

NASOx_0800
dom lug 15 00:29:51 CEST 2007


U-Boot 1.1.2 (Jul 15 2007 - 19:41:08)

U-Boot code: 48D00000 -> 48D17658 BSS: -> 48D1B2C8
RAM Configuration:
Bank #0: 48000000 32 MB
*** Warning - bad CRC, using default environment

Boot reached stage -1
In: serial
Out: serial
Err: serial
Initialising disks
No FIS received from device 1
Detecting SATA busses:
Bus 0: Found first device OK
Device 0: Model: Maxtor 6V300F0 Firm: VA111630 Ser#: V60EWCCG
Type: Hard Disk
Supports 48-bit addressing
Capacity: 286188.8 MB = 279.4 GB (586114704 x 512)
Device 1: not available

IDE read: device 0 block # 63, count 1 ... 1 blocks read: OK
Hit any key to stop autoboot: 1

that confirm the right configura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both bootloader. The U-Boot booting sequence can be interrupted by hitting a key during countdown, as we can do for GRUB: in this case we have a little shell from we can give commands to the bootloader.

My binary version of U-Boot with checksum, ready for use, is here.
7. Leon support

This step is optional, because the Mybook works fine even without it. Unpack gpl-leon-archives.tar file, to obtain a directory named leon-archives. Next we go to directory leon/toolchain/src. In that directory we see four subdirectory, matching names of packages in leon-archives. We can ignore gdb, and work for other three. You must unpack every package in directories with same name, leave it as is. I.e., for binutils, we move in the binutils directory and we unpack binutils-2.16.1.tar.bz2 inside it, obtain a path like this: toolchain/src/binutils/binutils-2.16.1/.

Next we go in toolchain directory and we launch make command, that works for about 20 minutes, terminating with an error caused by the absence of gdb sources, error that we can safely ignore.

Next we add to PATH the absolute path to the directory leon/toolchain/install/gcc-3.4.6/i686-pc-linux/bin/ to have all compile tools available, that this time are for SPARC architecture.

After done, we return in the leon directory and we launch make command, followed by make -f power-button.mk. These commands will build two C language header files, that will be copied in the kernel sources directory. Headers are: leon-program.h and leon-power-button-prog.h. At the kernel build stage, we can leave now enabled the Leon chip support. During compile stage the Leon support will be included in new kernel.
8. The kernel

Now we are ready to build a kernel. Sources are in vendor/linux-kernel, including patches and support for MyBook, that we cannot found in standard kernels. After checking that build tools are in PATH, we need one more utility in vendor/u-boot/tools/ directory, named mkimage that will be used to generate an image U-Boot-compatible. After that, we can launch the basic configuration command:

$ make CROSS_COMPILE=arm-linux- oxnas_wd2nc_defconfig
HOSTCC scripts/basic/fixdep
HOSTCC scripts/basic/split-include
HOSTCC scripts/basic/docproc
HOSTCC scripts/kconfig/conf.o
HOSTCC scripts/kconfig/kxgettext.o
...
... a lot of rows
...
*
* Library routines
*
CRC-CCITT functions (CRC_CCITT) [Y/?] y
CRC16 functions (CRC16) [N/m/y/?] n
CRC32 functions (CRC32) [Y/?] y
CRC32c (Castagnoli, et al) Cyclic Redundancy-Check (LIBCRC32C) [N/m/y/?] n

that configure kernel for MyBook platform. The configuration is really minimal, and not includes support for really many features, but if we know what we do, we can use the well-known command to add features:

$ make CROSS_COMPILE=arm-linux- menuconfig

changing options as needed. Anyway, if we don't include Leon chip code (Section 7, “Leon support”) we must uncheck an option in System Type, Oxford Semiconductor NAS Options, Include support for Leon, that prevents successfully kernel build.

Next, we can start building:

$ make CROSS_COMPILE=arm-linux- uImage
...
... a lot of rows
...
OBJCOPY arch/arm/boot/zImage
Kernel: arch/arm/boot/zImage is ready
UIMAGE arch/arm/boot/uImage
Image Name: Linux-2.6.17.14
Created: Tue Jul 24 15:24:09 2007
Image Type: ARM Linux Kernel Image (uncompressed)
Data Size: 1215572 Bytes = 1187.08 kB = 1.16 MB
Load Address: 0x48008000
Entry Point: 0x48008000
Image arch/arm/boot/uImage is ready

uImage target needs to generate kernel image compatible with U-Boot. At the end we will have a file named uImage in linux-kernel/arch/arm/boot/ directory.

Next we build modules:

$ make CROSS_COMPILE=arm-linux- modules

Now we are ready to install kernel and modules, but we don't use the Buildroot root filesystem, we need to make a new one in the disk that we will use for the revived Mybook. So we prepare the disk, partitions, filesystems, and after that we can copy the kernel image, the System.map file to the root of the new filesystem, next we can install modules using the command:

# make CROSS_COMPILE=arm-linux- \
> INSTALL_MOD_PATH=/path/to/mounted/root/filesystem modules_install

We almost finished.
9. The Debian root filesystem

Now we have: bootloader (first and second stage), kernel, modules. We need the final root filesystem with minimal functionality.

After three weeks of tests, I finally realize that is impssible for me to obtain an usable system, not using Buildroot. So, I looked to official distributions. Fedora has a porting project for ARM platforms, but there is a problem: only EABI is supported, and EABI requires GCC version 4 or newer. The GCC versio 4.x is affected by a bug with floating point emulation in cross compiling, so it's impossible to generate a kernel for Mybook with EABI support with cross compilation.

The other choice is Debian, that has an extended support for ARM. In three days I generated a complete root filesystem, with apt support.

So I made two packages: one with kernel and modules, one with root filesystem, based on Debian 'lenny'. Packages are here and to install them look at the next paragraph.
10. Quick install steps

For the impatient, and who can't build all binaries, here the quick steps:

*

Get packages from here. You need: the installer utility to modify the MBR, stage 1 bootloader stage1.bin, U-Boot bootloader ready for installation u-boot.img, kernel and root filesystem.
*

Connect the new MyBook disk to your computer and proceed to make all partitions needed. Preferred partition scheme is: a root partition, starting from second cylinder, size 3-5Gbytes, a swap partition, size 100Mbytes, the remaining space to a partition that will be mounted as /home.

My disk (250Gbytes) has this partition table:

/dev/sda1 2 488 3911827+ 83 Linux
/dev/sda2 489 501 104422+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sda3 502 30515 241087455 83 Linux

*

After partitioning, we read the MBR (assuming that external S-ATA disk is /dev/sdb):

# dd if=/dev/sdb of=mbr bs=512 count=1

Next we modify the MBR with installer utility:

# ./installer mbr

Now put back the MBR (assuming that external disk is /dev/sdb again):

# dd if=mbr of=/dev/sdb bs=512 count=1

Now we install the first stage bootloader:

# dd if=stage1.bin of=/dev/sdb bs=512 seek=1

followed by second stage bootloader:

# dd if=u-boot.img of=/dev/sdb bs=512 seek=64

*

Now we can format all three partitions, first and third with:

# mkfs -j /dev/sdb1

and

# mkfs -j -m0 /dev/sdb3

and the swap partition with the command:

# mkswap /dev/sdb2

It can happen that in the boot phase, the system stops after checking filesystems, complaining about needed fsck (for maximal mount count or too time from last check), but the system is without console, so the system waits indefinitely for a command that we cannot give. So the solution is to use ext3 filesystem with check interval and maximal mount count set to disabled, using this command:

# tune2fs -c -1 -i 0 /dev/sdb1

for root filesystem and:

# tune2fs -c -1 -i 0 /dev/sdb3

for /home filesystem. after that we check in the /etc/fstab that all rows ends with 0 0, to avoid requests for deep checking in boot phase.

There is no need to repeat these steps (to here) if we do not touch partitions and MBR. We must only delete files in the root partition before proceed to next step.
*

Now we can mount MyBook root partition to unpack the new filesystem. Command is:

# tar xjf mybook-rootfs-debian-DATE.tar.bz2

from the main directory where the disk is mounted, that is if disk is mounted in /media/mybook the command must be given in that directory. The filesystem contains init scripts and some applications. Similar command to install kernel and modules:

# tar xzf kernel-VERSION.tar.gz

Note that both commands must be given from root account, because we need to preserve permissions, file owner and type.
*

Check the file /etc/network/interfaces: ethernet interface is configured for DHCP. If you want a static IP address, you must change this file accordingly.
*

Check the file /etc/apt/sources.list to choose the Debian mirror next to you. At the moment the Debian generic FTP site is configured.
*

Done. Now we can unmount the disk, and connect it to the MyBook. After a couple of minute, we should see the blue leds in the external ring lights on. After that we can logon via SSH.

After logon you can do some other tasks:

*

Optional, but suggested: delete SSH keys in /etc/ssh and generate new keys. Delete ssh_host_dsa_key, ssh_host_dsa_key.pub, ssh_host_rsa_key and ssh_host_rsa_key.pub files from /etc/ssh directory and give the command:

# dpkg-reconfigure openssh-server

that proceed to generate new keys. Do not delete keys without generate new pairs: you cannot anymore access to Mybook via SSH.
*

Add to /etc/fstab the swap partition. I.e. if your swap partition is /dev/sda2, you can add this line to /etc/fstab:

/dev/sda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

Add to /etc/fstab other partition, if any. Remember to ends lines with 0 0 to avoid filesystem checks requests on boot. I.e, if your /home partition is /dev/sda3 add a line like this:

/dev/sda3 /home ext3 defaults 0 0

to your /etc/fstab.
*

Now you can proceed to install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desired packages. For choice and configuration you can refer to Debian guides that you can found on the Net.

The filesystem image contains only root account with password mybook, and you can logon only via SSH.
11. References

*

Western Digital MyBook official page.
*

U-Boot bootloader website.
*

Oxford Semiconductor website.
*

Martin Hinner website.
*

Western Digital Users Forum.
*

Support download on WD website for MyBook GPLed sources.
*

Similar project, with serial port adapter hints.
*

Buildroot software website.
*

uClibc Glibc “light version” website.
*

The great Debian Reference Manual.

12. Thanks

A really big thanks to my wife, that tolerate the time I spent on computers, and fortunately she don't work with then.

Without the great work of Fedora Peoples (http://fedoraproject.org/wiki/), my favorite Lunix distribution, and Debian Peoples (http://www.debian.org/), this work cannot be made. Same gratitude go to countless people that contributes to Open Source software, the core of Linux, its applications, goods for any needings.

A thank, to say, to TV programming: now I have more and more time to spend in really pleasant and useful manner.
13. Tools used

To generate this document I used the default documentation environment available on Fedora, that is compliant with DocBook XML standard, details on website http://www.docbook.org/tdg/en/html/docbook.html. I create the XML source file of this document with VIM, using a configuration file for speeding up writing most frequently used tags.
14. Updates

You can find new versions of this document on my website: http://ismprofessional.net/pascucci, and some more things.
15. License and Copyright

This document is relea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如何在WD My Book World Edition上安装Debian | Rootguide.cn (beta!)

如何在WD My Book World Edition上安装Debian | Rootguide.cn (beta!): "如何在WD My Book World Edition上安装Debian
由 hades 于 星期二, 10/20/2009 - 00:21 发表

* WD My Book World Edition

1. 准备
你必须了解的是,本文提供的知识并不能帮助你恢复 Mybook 本来的功能,并且会使 Mybook 原来的保修协议失效。
因此,在继续浏览本文以下内容前,你必须清楚知道你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本人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按照本文提供的方法安装系统,你需要有必要的 Linux 基础知识,比如了解基本的 Linux 命令,以及 Debian 的基础知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那么你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朋友帮助你,或者花点时间从网络上学习。例如,通过 Google 可以帮你找到所有的必要知识。
需要提出的是,我们不对任何造成对你系统的损害负责!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在开始安装之前,你需要有一个 SATA 硬盘,并且通过某种方式连接到你的电脑。比如可以找一个合适的 SATA 硬盘盒,通过 USB 线连接到电脑,或者把 SATA 硬盘直接接在电脑主板的 SATA 线上。
此外,你还需要一个 U 盘,只要有 128M 的容量就可以。
最后,你还需要一个 Linux 的环境。最简单的方式,是得到一张 Linux 的 Live-CD,比如下载 Ubuntu DVD,刻录到 CD 后就是一个合适的 Linux 环境。本人是使用 Ubuntu 8.04 系统进行安装。
安装环境:
一个 SATA 硬盘,通过 SATA 线连接到电脑。
一个 256MB 的 Sandisk U 盘
使用 Ubuntu 8.04 系统
2. 安装
1). 需要下载必要的工具和文件。
原始下载网址是:
http://www.ismprofessional.net/pascucci/index.php/mybook-repository/
需求清单:

installer
stage1.bin
u-boot.img
mybook-rootfs-debian-DATE.tar.bz2 (有两个rootfs,选择一个就好)
kernel-VERSION.tar.gz

2). 在 U 盘上新建一个目录,比如 debian,然后把这些文件复制到该目录,拔出 U 盘。
3). 重新启动电脑,通过 live-cd 引导到Linux环境。
4). 连接 USB 硬盘盒。此时系统会发现该硬盘盒。
因为我的电脑里已经有一个 SATA 硬盘,所以现在这块硬盘的位置是 /dev/sdb。
如果你的电脑里面本来没有 SATA 硬盘或者其他 scsi 设备,那么这块硬盘的位置应该是 /dev/sda。如果你不清楚也没关系,你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查看:

fdisk -l

5). 插入U盘,此时系统会发现该 U 盘。
U 盘的位置是 /dev/sdc
本文所有指定的设备是基于我的电脑上的环境,如果你的环境与此不一致,请自己调整。
6). 挂载 U 盘

mkdir /mnt/usb
mount -t vfat /dev/sdc1 /mnt/usb
cd /mnt/usb/debian

7). 给硬盘分区。
注意:一定要指定正确的硬盘,否则你会毁坏其他的硬盘上的数据!!

fdisk /dev/sdb

建议分区,你也可以自己根据需要调整。以下是我的 160G 硬盘:

/dev/sdb1 2 488 3911827+ FD Linux raid auto (从第2柱面开始,类型一定要FD)
/dev/sdb2 489 501 104422+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sdb3 502 30515 241087455 83 Linux

8). 生成合适的 MBR

dd if=/dev/sdb of=mbr bs=512 count=1
./installer mbr
dd if=mbr of=/dev/sdb bs=512 count=1

9). 写入stage1.bin和u-boot.img

dd if=stage1.bin of=/dev/sdb bs=512 seek=1
dd if=u-boot.img of=/dev/sdb bs=512 seek=64

10). 创建 raid /dev/md1。因为 u-boot 里的启动参数设置从 /dev/md1 启动,所以必须创建该设备,否则系统不能启动。
从 raid 启动的好处是,如果你装了 2 块硬盘,那么如果一块硬盘的启动分区坏了,系统将自动从另一块硬盘的启动分区启动。

mdadm -Cv /dev/md1 -l1 -n2 missing /dev/sdb1

这里之所以要用 missing 参数,就是因为因为我只有一块硬盘,所以现在这个 raid 里只有一个分区。
Raid 创建好之后,就可以像一般的硬盘分区一样使用了。
11). 格式化分区,创建文件系统

mkfs -j /dev/md1
tune2fs -c -1 -i 0 /dev/md1
mkdir /mnt/mybook
mount -t ext3 /dev/md1 /mnt/mybook
cd /mnt/mybook

(注意:以下命令必须以 root 身份执行)

tar xjf /mnt/usb/debian/mybook-rootfs-debian-DATE.tar.bz2
tar xzf /mnt/usb/debian/kernel-VERSION.tar.gz

上面的 DATA 和 VERSION 是具体的日期和版本。
至此,其实 Debian 系统就被安装到硬盘了。
12). 其他

mkswap /dev/sdb2 (创建交换分区,就是虚拟内存)
mkfs -j -m0 /dev/sdb3 (在分区3上创建文件系统)
tune2fs -c -1 -i 0 /dev/sdb3 (关闭检查)

以下需要使用 vi 或者其他合适的文本编辑器来编辑。
编辑 etc/network/interfaces,(注意,etc之前没有'/'!!)

vi etc/network/interfaces

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设置网卡,缺省是DHCP。
如果使用DHCP,那么需要修改 DHCP 的配置文件 etc/dhcp3/dhclient.conf 里的 send-hostname,让它发送主机名给DHCP服务器。

vi etc/dhcp3/dhclient.conf

编辑 etc/fstab(注意,etc之前没有'/'!!),添加两行:

vi etc/fstab

/dev/sda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dev/sda3 /home ext3 defaults 0 0

注意,这里一定是 /dev/sda2 和 /dev/sda3。
编辑 etc/apt/sources.list(注意,etc之前没有'/'!!),这是 Debian 的资源服务器地址。

vi etc/apt/sources.list

据我测试,现在是台湾的服务器最快,所以把里面 it 改成 tw,让它指向台湾的服务器。
编辑 etc/modules(注意,etc之前没有'/'!!),这是开机自动加载模块的配置文件。

vi etc/modules

缺省情况下,这里应该有 2 个模块被加载,在每个要加载的模块后面加一个 tab (或者空格),然后加上:

--force-vermagic

否则这里的模块不能被加载,因为它们的 vermagic 和内核的不一样。
注意:这一步需要登录到 mybook 后才能做。
需要在 /lib/modules/ 里创建一个连接,否则模块加载还是会失败。
命令:

ln -s /lib/modules/2.6.17.14-20070817-mybook /lib/modules/2.6.17.14

13). 完成安装
完成以上步骤,就标识你已经把 Debian 安装好了。现在关闭电脑,卸下硬盘,安装到 mybook,上电,然后等待几分钟,你就会看到外环亮了。
恭喜你,你的 mybook 现在已经运行在 Debian 上。
这时你就可以通过任何 ssh 软件登录到 mybook 了:

用户名:root
密码:mybook
端口:22

3. 使用
1). 登录到系统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删掉 /etc/ssh 里的所有 SSH 密钥:

rm ssh_host_dsa_key
rm ssh_host_dsa_key.pub
rm ssh_host_rsa_key
rm ssh_host_rsa_key.pub

然后马上创建新的密钥:

dpkg-reconfigure openssh-server

这条命令可能需要执行几分钟,请耐心等待。
注意:在删掉旧的密钥后必须创建新密钥,否则你在退出系统后就再也不能登录进去。
2). 使用 apt 来安装需要的工具软件。
Debian 拥有一个强大的软件库,你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它的安装工具 apt 来安装你需要的工具和软件。
以下是简单介绍,以安装 vim 为例。详细的使用说明请参照 Debian 的官方网站。
在第一次安装之前,你要先更新 apt。

apt-get update

搜索 vim 安装包:

apt-cache search vim

你会看到很多信息,其中一个是 vim-tiny
你可以查看它的详细信息:

apt-cache show vim-tiny | more

发现正适合自己的需要,就安装:

apt-get install vim-tiny

然后只要等着安装会自动进行。
等安装完毕就可以使用了。
3). 开机自动加载模块的列表是 /etc/modules,每个模块名后都要跟一个选项:

--force-vermagic

4). 对 U 盘的支持,需要添加以下模块:

nls_iso8859_1
nls_cp437
vfat
usb_stoarge
usbcore

5). 对风扇的支持需要添加以下模块:

wdc-fan

6). 中文支持
安装 en_US.UTF-8、zh_CN.UTF-8、zh_TW.UTF-8

vi /etc/locale.gen
locale-gen

修改 /etc/default/locale ,加入 zh_CN.UTF-8

vi /etc/default/locale

修改 /etc/profile,加入 export LANG=zh_CN.UTF-8;LANGUAGE=zh_CN.UTF-8;LC_ALL=zh_CN.UTF-8

vi /etc/profile

最后想说,现在的 Mybook 是一个标准的 Debian 系统,功能强大。你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你可以安装BT客户端下载音乐和电影,然后可以安装 vlc 来共享,可以安装 MySQL 和 Apache 做网站……
你也可以自己写一个脚本控制风扇,自己写一个脚本控制 LED ……
你甚至可以为 mybook 安装一个无线网卡,祝大家玩的开心!"

2009年12月15日星期二

100种方法将iPod打造成学习工具

100种方法将iPod打造成学习工具: "100种方法将iPod打造成学习工具

作者: Hugh 在 三月 5th, 2008 发表

在褪墨上面看到了这篇文章《将你的iPod打造成更好的学习工具》,突然让Hugh想起前些天收集的一篇介绍使用iPod作为学习工具的文章,这里介绍了100种方法,有网站,有工具,有资料,肯定是相当齐全。Hugh决定翻出来这篇文章,翻译之后分享给大家,毕竟原文是在Blogspot上面,国内的很多朋友也许无法访问。

对于文章的内容,可能大家已经知道其中的一些,因为是英文资源的原因,也可能部分对于我们中国人用处不是那么大,但是相信这100种方法一定值得大家收藏起来。最后说一句,如果大家还有中文的相关资源,一定要留言告诉Hugh,你推荐的内容会马上更新到文章中去的。废话不多说,开始介绍了:

学习指南

有了下面的这些工具,大家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材料上传到iPod上面,这样就很多程度减少了查找笔记以及学习指南的麻烦了。
# 1. Spark Notes: 很长时间以来都被高中和大学的学生作为很棒的学习伴侣,这个在线的学习指南数据库现在向用户提供各种iPod-friendly的学习材料。同时,你可以找到像《双城记》,《哈姆雷特》等小说的梗概以及分析。
# 2. iPREPpress: 这个站点提供大量的学习指南,旅游指南以及外语训练材料,所有的这些材料都和iPod兼容。
# 3. Raybook: 这个公司将很多流行的学习指南转化成iPod兼容的格式,例如Cliff’s Notes以及Netter’s。通过视频,音频以及交互式的媒介来帮助你更加有效的学习。
# 4. VangoNotes: 大家可以在这个站点寻找多种学科的音频文件下载,包括社会学,护理学,商业,计算机科学;同时还有其他各种学科的文本学习指南。
# 5. NotePods: 站点的内容每个收费1.99美元,这里的学习指南都是iPod兼容的。包括简· 奥斯汀的小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托尔斯泰的作品等等。
# 6. WorldNomads Language Guides: 这里提供多种语言的学习资料。无论你打算利用假期的时间学习,西班牙语,泰语,法语,印地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日语,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相关的材料。
# 7. CramSession: 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方面的同学可以在这里找到很多考试的学习指南,其中还有很多音频文件也可以下载。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 8. SparkCharts: 这个专为iPod设计的学习图表帮助学生更好的准备考试,比如生物,解剖学,化学,代数,微积分,西班牙语以及其他学科。
# 9. SAT Vocabulary Builder: 在这里可以找到考试策略,相信对于准备申请去美国上本科的同学有一定帮助。同时来自flocabulary的一个hip pop音频会话将会帮助你轻松的以及SAT的考试词汇。
# 10.Cisco Study Guides: 参加Cisco考试的同学以及工作的朋友将会在这里找到iPod兼容的学习指南,还不快来看一看。

Podcasts相关内容

在下面的内容中,你可以找到podcasts,有声读物以及其他可以下载的学习内容,相信在这里你能找到学习的乐趣。
# 11. GoogleGet: 安装这个软件之后,你可以在iPod同步获取Google新闻,这样你便可以随时了解最新发生的事情,并且更好的投入到课程的准备中去。
# 12. Smithsonian Global Sound: 在Smithsonian’s Global Sound这个站点你可以下载到非常丰富的内容,从而聆听,并且了解全世界范围各种风格的音乐。
# 13. Soundwalk: 这个站点目前只是出售CD以及MP3,但是你可以通过MP3-iPod转换工具获取独有的音频旅行文件,比如说”The Bronx Graffiti Walk”和”The Paris St. Germain Walk”。
# 14. ESL Podcasts: 前两天推荐给大家的英语学习博客中提到了这个站点,你可以通过在iPod上面参加ESL的课程,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 15. Pod CityGuides: 这个站点拥有成百上千的城市指南,所有的这些内容都是iPod兼容的,所以当你查看这些旅游指南的时候,别人甚至不知道你是一个旅行者。
# 16. iPod Spanish to Go: 利用这个程序来学习西班牙语,它可以教你发音,词汇,语法以及西班牙的文化风俗。
# 17. Mogopop: 这个在线程序可以通过向有声读物以及学习笔记中添加注解,视频,插图来增强iPod的学习功能。
# 18. BiblePLayer for iPod 1.1: 把King James圣经免费下载到你的iPod当中来吧!
# 19. Brain Quest: 这个非常流行的教育益智游戏按照级别不同,分为1至7级,来尝试一下吧!
# 20. Stedman’s Medical Terminology Flash Cards: 一系列iPod-friendly的闪卡(flash card)将会帮助那些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准备考试。
# 21. Teach Kids Valuable Lessons with Free Sesame Street iPod Videos: Lifehacker介绍了6个免费的Sesame Street视频,这些都在iTunes上提供了, 所有的这些内容都非常适合作为您孩子接触科学的启蒙材料。
# 22. The Education Podcast Network: 在iTunes store上可以找到这些podcasts,里面含有各种学科,各种难度的辅导教程以及学习材料。
# 23. NPR Science Friday: 聆听来自非常流行的National Public Radio的节目,里面有非常多睿智而又吸引人的讨论内容。
# 24. The Philosophy Talk: 这是一个“质疑一切事情,除了你的智力的节目”。在iTunes上面可以找到,赶紧保存到你的iPod上面来吧。

辅导教程

这些辅导教程将会让你学会利用手中的iPod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同时告诉你如何创建属于自己的podcasts。
# 25. iTunes Store – Audiobooks: 在iTunes Store当中找到关于任何内容的有声读物,包括新闻,体育,科技,旅行,语言,戏剧以及诗歌等等。
# 26. Kaplan SAT Prep: 从Kaplan下载相关的学习资料,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准备SAT的考试,准备去美国上本科的同学不妨看看。S
# 27. iPod Manuals, User Guides and Tutorials: 下载最新的iPod手册,帮助你解决使用iPod当中出现的任何问题。
# 28. Video iPod Tutorial: 想学习如何添加podcasts,视频以及其他内容到你的iPod当中去吗?看看这个简单的how-to指南就可以了。
# 29. Learning Podcasting: 你想根据自己的经历以及经验创建属于自己的podcasts吗?赶紧阅读这个来自Wise-Women.org的详细指南,创建好了记得和大家分享啊!
# 30. Podtender 3.0: 这个软件将会教你如何调制各种味道的鸡尾酒,相信在下次的party当中你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 31. PodGourmet 2.0: 这个软件将会让你变成一个大师级的厨师,无论是传统食物,还是专门为素食主义者准备食物。
# 32. iPod Lesson Plans: 想知道如何聪明的使用iPod来帮助学习吗?Lesson Plans提供了很多内容,包括如何使用音乐帮助学习数学,如何创建音频虚拟旅行。
# 33. Librivox: 获取各种流派的艺术作品中章节的podcasts以及录音文件。
# 34. LearnOutLoud.com: 这个非常流行的站点提供大量免费的有声读物,课程演讲以及其他的学习资料,所有的这些都可以放入iPod当中。你可以到科技,宗教,政治,语言,商业等各个分类当中获取适合自己的内容。

应用程序

使用下面这些应用程序和软件将会让你更加轻松的使用iPod来帮助学习。
# 35. iPodSync: 安装iPodSync之后,你可以使用Outlook帐号和你的iPod进行同步。你可以自动更新和传输你的笔记,日程表,电子邮件以及RSS Feed。
# 36. MP3 to iPod Converter: 使用这个软件可以将mp3转换成iPod兼容的有声读物。
# 37. iGadget: 使用iGadget制作你的课堂笔记,表单,学习指南以及其他的学习材料。你可以将这些文件在你的iPod和电脑当中非常方便的传来传去。
# 38. Plato Video to iPod Converter: 使用这个软件将你各种格式的视频文件转换成MP4格式,这样你就可以将这些视频上传到iPod当中去。
# 39. Anapod: 如果你是个Windows用户,但是你又非常喜欢你的iPod。使用Anapod你可以在电脑和iPod当中将文件传来传去。
# 40. CopyTrans: 如果你在iPod当中存储了大量的学习材料,你可以使用CopyTrans将这些东西备份出来,与你的电脑进行同步以防丢失。
# 41. iSquint: 使用iSquint将DVDs, TiVo, AVI, WMV以及其他的视频格式转换成iPod-friendly的视频格式。
# 42. iPodifier: 将iPod与TiVo, Windows Media Player或者SageTV进行同步,从而可以在iPod上观看这些视频。
# 43. iWriter: iWriter这个程序帮助你创建你自己的学习工具。
# 44. YouTube to iPod Converter 2.6: 这个免费的转换工具可以使你在iPod观看各种教学视频,电视片段,这样你就可以在课堂讨论,或者演讲的时候将这些视频更方便的使用。
# 45. WiPod v1.0: 如果你需要寻找安静的地方来学习,研究或者为会议准备,这个工具将会帮助你辨别最近的WiFi热点。

更多下载

你可以找到更多的课程资料以及有声读物,然后你可以下载到自己的iPod当中,使得在何时何地都可以方便的进行学习。
# 46. Telltale Weekly: 这个出售有声读物的商店为学生以及文学爱好者提供AAC格式的有声读物,价格是非常优惠的25美分。种类也是非常的多,包括戏剧,写实文学,幽默文学以及畅销书。
# 47. Free Classic AudioBooks: 在这里可以找到多种iPod-friendly的书籍,比如Herman Melville的Typee, Huckleberry Finn以及 Swiss Family Robinson。
# 48. Made for Success: 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个人以及职业指导节目,现在提供有声读物方便大家了解。
# 49. Sound Book Emporium: 包括外语学习,个人发展,商业等方面的课程,相信一定会满足你在个人,职业以及学业方面发展的需要。
# 50. Talking Books Network: 学生可以很快的听到书中的关键章节,这样有助于更快的了解内容。同时也可以听到批评家对于这里作品的评价,从而有助于更好的参加课堂讨论。
# 51. Project Gutenberg: 这个最大的在线有声图书,电子图书网站提供了大量的书籍,语言也是包括英语,希腊语,丹麦语,韩语等等。
# 52. iJourneys: 在萨尔茨堡,维也纳,阿姆斯特丹,巴黎以及古罗马旅游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从这里下载iPod兼容的旅游指南。
# 53. Audio Bibles for iPod: AllBibles.com为关注神学的学生提供iPod兼容的圣经,如果你也想要一本方便携带的圣经,不妨也来下载一本。
# 54. iLingo: 这个方便使用的外语程序是专为iPod设计的,其中包括了意大利语,德语,葡萄牙语,普通话,韩语,日语,俄语等众多语言的教程。
# 55. PodGuides.net: 在这里你既可以查看世界各大城市的旅游指南,也可以创建你自己的旅游指南,从而为别人介绍你的家乡。

课堂助手

利用像StudyGuideGuru以及Portable Notes这些工具更好的投入到课堂讨论中去,这些工具将会让你时时记着最新的作业情况。
# 56. The Teaching Company: 由Teaching Company提供课程以及学习指导会帮助你更好的完成课堂作业。你可以查到古代历史,现代历史,宗教,哲学,数学等各种学科的内容。
# 57. Portable Notes: 使用这个指南在iPod中安装Portable Notes,这将使你更加容易的回顾课堂笔记以及学习指南,就算你手边没有电脑,你依然可以实现复习的目的。
# 58. Merriam-Webster Reference Dictionary: 下载这个著名的字典到你的iPod当中,这样你就可以随时查阅不认识或者不会使用的单词了。
# 59. StudyGuideGuru: 这个一系列的学习指南将会帮助你更好的准备下一次的论文,考试或者课堂讨论。

iPod学习支持

最新的iPod使用者一定会喜欢上这些关于使用iTunes,podcasting以及下载的速成教程,即便你是使用iPod的老鸟了,相信你也会在这里找到你不熟知的技巧。
# 60. Get Tips for Podcasts: iTunes Store发布了这个教程,告诉大家搜索,购买以及播放的一些技巧。
# 61. Download and Install iTunes: 如果刚刚购买了iPod,那么一定赶紧看看这个快速教程,了解一些搜索以及下载的技巧。
# 62. PDA iPod Guide: 这个站点提供MP4转换工具,iPod转换工具,软件以及教程,从而你可以将你手中的iPod变成一个拥有各种铃声的学习工具。
# 63. Podcasting Plus: 如果你想创建自己的podcast,这个深入的教程会告诉所有你需要的内容。
# 64. Podcasting Legal Guide: 通过这个教程,你可以了解和podcast有关的法律事宜以及其他限制。
# 65. iPod in the Classroom: 不仅仅是你在使用iPod学习,看看Apple收集的很多使用iPod来帮助教学工作的老师吧!
# 66. iLounge: 在这里与其他的iPod使用者见面,相信从其他朋友那里你会了解很多新鲜的东西。
# 67. Rock Your iPod with an Open-Source Upgrade: 你可以把手中的iPod变成一个开源设备,这样你可以获取更多的视频,教程以及在线课程资料。
# 68. 5 Tricks You can Teach iTunes: 学会如何使用这些技巧,你可以最大化的发挥你手中iPod的潜力,包括分享资料,反向同步以及建立智能播放列表。

工具以及站点

到这些站点来,你可以找到更多的有声读物以及学习设备。
# 69. AudioBook-Megashop: 包括艺术,戏剧,小说,历史等方面的有声读物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不过在你每次购买的时候需要付费。
# 70. ShowFootage: 通过使用这个站点的视频片段,将会使你的演讲或者项目展示更加的吸引人。
# 71. Audible.com: 这里有大量可以下载的图书,报纸以及杂志,其中包括传奇文学,古典文学,商业,历史等各个分类。
# 72. iPod Tours: Apple的iPod Tour Guide商店允许你搜索并且下载参观旅行的音频,像巴黎的凡尔赛,柏林的犹太人博物馆等等。
# 73. AudioLearn: 这个站点提供很多考试复习指南,包括SAT, MCAT, DAT, TOEFL以及其他备考资料。
# 74. Homeschool eStore: 这里可以找到iPod-friendly格式的SparkNotes。
# 75. English Tutor TeleCampus: 下载有关TOEFL, GRE, GMAT 等考试的备考资料。
# 76. Rocketbook Video Study Guides: 这些独一无二的视频学习指南可以以mp3格式下载,不过需要转换成iPod-friendly的格式。还有不少搞笑视频可供下载。
# 77. Books on Board: 这里可以查找古典文学,商业等方面的电子图书以及有声图书。
# 78. iPlay Music: 这里的音乐教程为需要的多媒体设备而设计,其中当然包括iPod。
# 79. MyTrainingCenter.com: 这里可以获取成百上千的视频教程以及各种指南,通过这些参与电脑以及商业课程培训。
# 80. Unerase Tool: 恢复那些丢失的学习资料,课堂笔记以及其他的重要材料。
# 81. Budget Travel Podcasts: 著名的Budget Travel站点提供大量可供下载的podcasts,介绍假期到拉斯维加斯,迈阿密以及魁北克的旅游。

iTunes U

许多的著名学府都在iTunes U上面提供课程。从这里你可以马上下载美国常青藤联盟中顶级学府的教授讲课,提高你的英语水平,同时拓宽自己的视野。
# 82. Stanford on iTunes: 现在下载,你便可以开始学习斯坦福大学的课程。或者,你也可以找到对于教授的采访,教授的授课内容,这些都会对于你学习自己的课程有很大的帮助。
# 8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Berkeley: 来自加州Berkeley的学习资料,无论是化学,社会科学,还是新闻学以及其他方面的内容都有。
# 84. Duke University: 聆听来自杜克大学推荐的演讲者的podcast,或者查看来自戏剧系的课程笔记,或者学习由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发起的课程。
# 85. New York Law School: New York Law School提供了包括环境法,家庭发,领养政策,合法教育等一系列热门话题的内容。
# 86. MIT: 这所精英学府分享了包括课程笔记,项目讨论等学习资料,课程涵盖也非常广,无论是工科还是哲学都有介绍。
# 87. Michigan Tech”: podcast中提供了像Fores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以及Engineering等等课程的学习资料。
# 88. Yale Books and Authors: 来自耶鲁大学的作者以及教授发起的podcast,介绍了教育,奴隶制等等话题。
# 89. Harvard Extension School: 你可以非常容易的学习到来自哈佛大学的课程。这里提供了一系列来自哈佛大学的,关于课程以及演讲的podcasts内容。
# 90. Wellesley on iTunesU: Wellesley College的课程以及演讲内容,比如”Not Such a Small World: The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和 “Academic Frauds, Fictions and Fantasies” 都可以在iTunes上面找到。
# 91. Texas A &amp; M: 在iTunes上面可以找到来自TAMU的各种讨论会资料,演讲资料以及其他的podcasts内容。
# 92. Lehigh University: 你可以了解并且学习各种来自Lehigh大学的演讲,新闻,视频以及完整课程资料。
# 93.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NU同样是一所著名大学,在iTunes上面可以访问课程,采访以及其他教学资料。
# 94. Queen’s University: 加拿大著名的女王大学提供了包括,演讲,体育事件,新闻等学习资料,使得世界各地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们享受了极大的便利。

各种内容

看看下面这些有趣的辅导教程以及podcasts,相信无论你是做什么的,都会增强你的学习经历。
# 95. iPod in Education: 如何将iPod使用到教育学习中来?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大量的建议,教程以及其他下载内容。
# 96. Research at Chicago: 芝加哥大学发起的这个podcast,其中全部都是心理学,物理,法律等很多学科最新的采访以及最新研究项目的报告。
# 97. Business English: 把这个podcast放在你的iPod中,相信会有助于你提高英语交流能力,增强自己的职业英语水平。
# 98. History According to Bob: Bob教授向所有的听众朋友们介绍历史,从古希腊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内容都在其中。
# 99. Education Podcast with John Merrow: 这个由PBS发起的podcast介绍了John Merrow以及他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的采访以及报告。
# 100.Openculture: Free Educational Podcasts: 看看这个来自众多知名学府的podcast列表吧!像Columbia, Dartmouth, Notre Dame, Stanford Law 以及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都在其中。
也许你对这些文章还有兴趣

* 马萨诸塞大学(UMass)获准在中国提供在线课程 (7)
* 联系方式 (84)
* 怎样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0)
* 开始尝试英语听写 (12)
* 如何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41)
* 如何看待翻译文章撞车的问题 (7)
* 培养意志力的自身实践 (4)
* 在线IQ测试站点 (6)"

2009年12月9日星期三

不用BT还能用什么?带你纵览p2p文件共享软件 | eMule fans 电骡爱好者

不用BT还能用什么?带你纵览p2p文件共享软件 | eMule fans 电骡爱好者: "最近广大网民惶恐不安,直呼没有BT不能活,让不少资深网民觉得好笑,从Napster开创p2p文件分享以来,各式各样的p2p网络和软件层出不穷,在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大家就不能p2p分享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看看著名的开源社区网站sourceforge.net上面,最热门的前50个里面有很多都是p2p文件分享程序(Peer to peer Filesharing Program),有eMule,Ares Galaxy,DC++,Shareaza,MLdonkey等等,现在就带着大家看看。

BT作为本质上的在线发布程序,严重依赖web发布站点,这是他的致命弱点,客观地说,BT只是一个准p2p文件分享程序,而传统的p2p文件分享程序其实都是不需要所谓的web发布站点就能使用的,他们遵循着“共享->搜索->下载”的传统模式,有很多根本就没有链接和种子的概念,不依赖于web发布,有客户端你就能自由共享,搜索和下载任意资源,而不用到web网站上去找,这反而增强了他们的生存能力。

eMul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骡,sourceforge下载量排名第一,已经超过了5亿,德国人Merkur(真名据说叫Hendrik.Breitkreuz)当年创造emule的时候,正是美国商业公司Metamachine所创造的edonkey2000文件分享网络及其客户端eDonkey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驴最火的时候,但是开源的电骡很快就击败了ed2k的老祖宗官方电驴客户端,而倒霉的电驴公司也在2005年与RIAA的版权官司中败下阵来,赔款3000万直接完蛋。而开源非商业的eMule不仅没有官司之忧,更在开源社区emule-project的管理下茁壮成长,最终击败当时的老大Kazaa,成为至今全球最流行的文件分享客户端。如今eMule更有很多修改版(mod)出现,甚至在sourceforge前50中,我们还能看到eMule Xtreme和eMule MorphXT这两大官方社区的eMule mod的身影。
eMule支持的p2p网络有KAD和ed2k,其中KAD网络是无服务器模式,这意味任何关停服务器的打击方式对KAD网络都无效。链接系统支持:ed2k连接。搜索文件功能也不含糊,支持布尔运算符,通配符和各种文件参数。更可以通过消息和好友系统与其他人联系,查看他人的共享文件夹,集成了IRC聊天室,其他特点有自定义皮肤外观样式,支持过滤恶意IP,定时计划任务,下载文件智能自动分类,基于web的异地远程管理服务等,一些mod支持以系统服务方式运行(无界面后台运行)。(注:linux下有aMule)

eMule官方网站:http://www.emule-project.net/ ,小心,eMule的假冒官方网站有很多域名诸如:emule.com,emule.org之类,不要被这些钓鱼站点欺骗了。

Shareaza,另一款著名的p2p分享程序,在2002年,迈克尔·斯托克斯发布了一个新版Gnutella客户端,他将之命名为Shareaza。先来说说Gnutella,Gnutella也是一种无服务器的p2p文件分享网络,其在p2p领域内曾占有超过40%的份额,Gnutella网络的第一个客户端由Nullsoft公司的贾斯汀·法兰科(Justin Frankel)与汤姆·帕勃(Tom Pepper)于2000年早期最先开发。人们普遍认定法兰科与帕勃在开发Gnutella项目的时候吃了许多的Nutella(一种意大利巧克力榛子酱)。Shareaza的作者斯托克斯基于Gnutella重写了协议,他称之为Gnutella2。
Shareaza支持的p2p网络不仅有Gnutella和Gnutella2,还支持eDonkey(电驴)网络和BitTorrent,链接系统支持:ed2k和magnet。Shareaza的特点有:下载预览播放、用户意见、评分,IRC聊天、传送消息,自定义皮肤外观样式,以及3个用户模式,安全性黑名单,可过滤恶意IP与客户端。(注:linux下有Sharelin)
Shareaza官方网站:http://shareaza.sourceforge.net/

Ares Galaxy,其口号为“Filesharing made easy”,Ares是一个类似Gnutella的很普及的p2p网络,其标准(和最普及的)Ares Galaxy客户端于2005年3月是美国P2P客户端中第六常用的。链接系统支持:arlnk链接。此外还支持文件共享聊天室,强大的文件库管理功能,内建多媒体播放器方便预览下载中的音乐和视频。
Ares Galaxy官方网站:http://aresgalaxy.sourceforge.net/

DC++,支持p2p网络为Direct Connect和Advanced Direct Connect (ADC)网络,Direct Connect是一种常用于大学内部网络中的协议,DC++在Direct Connect文件分享网络中占据90%的位置。链接系统支持:magnet链接。
DC++官方网站:http://dcplusplus.sourceforge.net/

MLdonkey,最强大和最另类,2001年法国人Fabrice Le Fessant使用OCaml语言编写,同时有些部分使用了一些C语言以及汇编语言的代码,开发出来了MLDonkey,起初也是为了在Linux下替代eDonkey(倒霉的电驴)。MLdonkey以C/S结构设计,后台的下载内核可以通过内置的Telnet以及Web界面操纵,也可以使用各种图形前端程序。Mldonkey的特点在于“全能”,最全能的操作系统的支持,最全能的p2p网络支持。
Mldonkey有多么全能可以到其官方wiki查阅:http://mldonkey.sourceforge.net/Main_Page

Perfect Dark,作为版权保护最严格的国家,日本的p2p网络开发者一开始就关注的是匿名性,Perfect Dark也是一个匿名p2p网络的客户端,作为Winny和Share的替代者,Perfect Dark被认为是次世代P2P,开发者为“会长”,支持完全的无服务器匿名p2p网络,就在人们以为Perfect Dark也会停止开发时候,2009年10月Perfect Dark刚刚发布了新版,目前语言有日本和英文,有爱好者制作中文汉化。对于爱好日本动漫类资源的人士来说是个好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大部分都是开源的非商业的软件,和Napster,Kazaa,电驴(edonkey)等不同的是没有任何商业公司控制,这意味着消除了商业公司软件所带来的集中垄断的风险,这些开源项目中一个最常见的口号是“它是完全免费的,也决不包含广告软件、间谍和流氓软件。我们之所以创造它是为了快乐和知识,而不是为了金钱。”只要有人有兴趣参与,这些软件就可以继续生存下去,而不论何时何地。

最后就算你离不开BT,你完全可以想办法加入一些PT(Private Tracker),当然相比那些最近倒掉的Public Tracker有一些门槛,甚至由于中国流行使用某种商业吸血客户端导致中国人名声不太好,而致一些国外PT站一刀切的封掉中国地区的用户。当然国内也已经有不少成熟和壮大的PT站点,这里就不再累述。(注:PT大都禁止使用迅雷、快车等)

综上所述仅仅是几种p2p文件共享网络中的几种客户端,实际上还有很多比如:KCeasy,Soulseek,FrostWire等等(这里有一个列表:几十种文件共享应用程序功能对比),更有传统的IRC和Usenet新闻组的途径进行文件分享。当Napster的创始人美国大学生Shawn Fanning在他的大学寝室里为我们开启p2p文件共享时代时,就不再有人能彻底关闭这个通往自由分享世界的大门。

编辑:emule-fans.com"

不用BT还能用什么?带你纵览p2p文件共享软件 | eMule fans 电骡爱好者

不用BT还能用什么?带你纵览p2p文件共享软件 | eMule fans 电骡爱好者: "最近广大网民惶恐不安,直呼没有BT不能活,让不少资深网民觉得好笑,从Napster开创p2p文件分享以来,各式各样的p2p网络和软件层出不穷,在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大家就不能p2p分享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看看著名的开源社区网站sourceforge.net上面,最热门的前50个里面有很多都是p2p文件分享程序(Peer to peer Filesharing Program),有eMule,Ares Galaxy,DC++,Shareaza,MLdonkey等等,现在就带着大家看看。

BT作为本质上的在线发布程序,严重依赖web发布站点,这是他的致命弱点,客观地说,BT只是一个准p2p文件分享程序,而传统的p2p文件分享程序其实都是不需要所谓的web发布站点就能使用的,他们遵循着“共享->搜索->下载”的传统模式,有很多根本就没有链接和种子的概念,不依赖于web发布,有客户端你就能自由共享,搜索和下载任意资源,而不用到web网站上去找,这反而增强了他们的生存能力。

eMul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骡,sourceforge下载量排名第一,已经超过了5亿,德国人Merkur(真名据说叫Hendrik.Breitkreuz)当年创造emule的时候,正是美国商业公司Metamachine所创造的edonkey2000文件分享网络及其客户端eDonkey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驴最火的时候,但是开源的电骡很快就击败了ed2k的老祖宗官方电驴客户端,而倒霉的电驴公司也在2005年与RIAA的版权官司中败下阵来,赔款3000万直接完蛋。而开源非商业的eMule不仅没有官司之忧,更在开源社区emule-project的管理下茁壮成长,最终击败当时的老大Kazaa,成为至今全球最流行的文件分享客户端。如今eMule更有很多修改版(mod)出现,甚至在sourceforge前50中,我们还能看到eMule Xtreme和eMule MorphXT这两大官方社区的eMule mod的身影。
eMule支持的p2p网络有KAD和ed2k,其中KAD网络是无服务器模式,这意味任何关停服务器的打击方式对KAD网络都无效。链接系统支持:ed2k连接。搜索文件功能也不含糊,支持布尔运算符,通配符和各种文件参数。更可以通过消息和好友系统与其他人联系,查看他人的共享文件夹,集成了IRC聊天室,其他特点有自定义皮肤外观样式,支持过滤恶意IP,定时计划任务,下载文件智能自动分类,基于web的异地远程管理服务等,一些mod支持以系统服务方式运行(无界面后台运行)。(注:linux下有aMule)

eMule官方网站:http://www.emule-project.net/ ,小心,eMule的假冒官方网站有很多域名诸如:emule.com,emule.org之类,不要被这些钓鱼站点欺骗了。

Shareaza,另一款著名的p2p分享程序,在2002年,迈克尔·斯托克斯发布了一个新版Gnutella客户端,他将之命名为Shareaza。先来说说Gnutella,Gnutella也是一种无服务器的p2p文件分享网络,其在p2p领域内曾占有超过40%的份额,Gnutella网络的第一个客户端由Nullsoft公司的贾斯汀·法兰科(Justin Frankel)与汤姆·帕勃(Tom Pepper)于2000年早期最先开发。人们普遍认定法兰科与帕勃在开发Gnutella项目的时候吃了许多的Nutella(一种意大利巧克力榛子酱)。Shareaza的作者斯托克斯基于Gnutella重写了协议,他称之为Gnutella2。
Shareaza支持的p2p网络不仅有Gnutella和Gnutella2,还支持eDonkey(电驴)网络和BitTorrent,链接系统支持:ed2k和magnet。Shareaza的特点有:下载预览播放、用户意见、评分,IRC聊天、传送消息,自定义皮肤外观样式,以及3个用户模式,安全性黑名单,可过滤恶意IP与客户端。(注:linux下有Sharelin)
Shareaza官方网站:http://shareaza.sourceforge.net/

Ares Galaxy,其口号为“Filesharing made easy”,Ares是一个类似Gnutella的很普及的p2p网络,其标准(和最普及的)Ares Galaxy客户端于2005年3月是美国P2P客户端中第六常用的。链接系统支持:arlnk链接。此外还支持文件共享聊天室,强大的文件库管理功能,内建多媒体播放器方便预览下载中的音乐和视频。
Ares Galaxy官方网站:http://aresgalaxy.sourceforge.net/

DC++,支持p2p网络为Direct Connect和Advanced Direct Connect (ADC)网络,Direct Connect是一种常用于大学内部网络中的协议,DC++在Direct Connect文件分享网络中占据90%的位置。链接系统支持:magnet链接。
DC++官方网站:http://dcplusplus.sourceforge.net/

MLdonkey,最强大和最另类,2001年法国人Fabrice Le Fessant使用OCaml语言编写,同时有些部分使用了一些C语言以及汇编语言的代码,开发出来了MLDonkey,起初也是为了在Linux下替代eDonkey(倒霉的电驴)。MLdonkey以C/S结构设计,后台的下载内核可以通过内置的Telnet以及Web界面操纵,也可以使用各种图形前端程序。Mldonkey的特点在于“全能”,最全能的操作系统的支持,最全能的p2p网络支持。
Mldonkey有多么全能可以到其官方wiki查阅:http://mldonkey.sourceforge.net/Main_Page

Perfect Dark,作为版权保护最严格的国家,日本的p2p网络开发者一开始就关注的是匿名性,Perfect Dark也是一个匿名p2p网络的客户端,作为Winny和Share的替代者,Perfect Dark被认为是次世代P2P,开发者为“会长”,支持完全的无服务器匿名p2p网络,就在人们以为Perfect Dark也会停止开发时候,2009年10月Perfect Dark刚刚发布了新版,目前语言有日本和英文,有爱好者制作中文汉化。对于爱好日本动漫类资源的人士来说是个好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大部分都是开源的非商业的软件,和Napster,Kazaa,电驴(edonkey)等不同的是没有任何商业公司控制,这意味着消除了商业公司软件所带来的集中垄断的风险,这些开源项目中一个最常见的口号是“它是完全免费的,也决不包含广告软件、间谍和流氓软件。我们之所以创造它是为了快乐和知识,而不是为了金钱。”只要有人有兴趣参与,这些软件就可以继续生存下去,而不论何时何地。

最后就算你离不开BT,你完全可以想办法加入一些PT(Private Tracker),当然相比那些最近倒掉的Public Tracker有一些门槛,甚至由于中国流行使用某种商业吸血客户端导致中国人名声不太好,而致一些国外PT站一刀切的封掉中国地区的用户。当然国内也已经有不少成熟和壮大的PT站点,这里就不再累述。(注:PT大都禁止使用迅雷、快车等)

综上所述仅仅是几种p2p文件共享网络中的几种客户端,实际上还有很多比如:KCeasy,Soulseek,FrostWire等等(这里有一个列表:几十种文件共享应用程序功能对比),更有传统的IRC和Usenet新闻组的途径进行文件分享。当Napster的创始人美国大学生Shawn Fanning在他的大学寝室里为我们开启p2p文件共享时代时,就不再有人能彻底关闭这个通往自由分享世界的大门。"

interjc's blog - powered by FeedSky

无法查看这则摘要。请 点击此处查看博文。

天天BT下载 最新BT网站BT网址大全 btchina,okbt,btbbt,btpig,5qzone,btgod,cnxp,morok,aisex,gamesir,贪婪大陆,yikuai,bitower,zhaobt,bt86

无法查看这则摘要。请 点击此处查看博文。

天天BT下载 最新BT网站BT网址大全 btchina,okbt,btbbt,btpig,5qzone,btgod,cnxp,morok,aisex,gamesir,贪婪大陆,yikuai,bitower,zhaobt,bt86

天天BT下载 最新BT网站BT网址大全 btchina,okbt,btbbt,btpig,5qzone,btgod,cnxp,morok,aisex,gamesir,贪婪大陆,yikuai,bitower,zhaobt,bt86: "最新BT网站BT网址大全!实用!

说明:以下没有特殊说明的,均不需注册便可下载,排名不分先后.本BT网址大全由天天BT(www.tiantianbt.com)收录.

1.天天BT
评论:BT资源分类站,又全面又方便,超级实用,地球人都知道.
http://www.tiantianbt.com

2.BT@China
天天BT评论:
中国BT下载的老大,BT下载的综合站
向BT@China致敬!向BT@China的镜像:<<<影视帝国(cnxp),一起BT吧(17bt),BTFans,ITBBS,彭彭在线(gopp),你的论坛,冰鱼BT(icefish),动网BT,无忧城,丽影论坛,51SOYO,三日语休闲社区,简约论坛,FrankMP3,澄海零晴社区,BT天空,宽带山,上海宽带联盟,旺旺英语,龙卷风极品论坛,MTV地带>>>致敬!!
http://bt.btchina.net/
http://bt1.btchina.net/
http://bt2.btchina.net/
http://bt3.btchina.net/

3.满分
天天BT评论:
下载学习资料的好的方,主要是学习资料.
http://www.manfen.net/forum/btsubsystem.php

4.BT之家
天天BT评论:
以论坛发贴的形式发表种子,内容很全面,有许多原创的东西,综合.
http://bbs.btbbt.com/index.php?gid=8

5.猪猪BT
tiantianbt.com评论:
以论坛发贴的形式把表种子内容很全面,有许多原创的东西,综合.
http://bbs.btpig.com/index.php?gid=40

6.TLF
天天BT评论:
在TLF里没种的文件特别少,由此可看出其管理之勤奋,综合.
http://bt.eastgame.net/

7.Gamesir
天天BT评论:
中国老牌的BT站了,主要是游戏和影视.
http://bt.gamesir.com/

8.贪婪大陆
天天BT评论:
不错的BT站,主要是动画,漫画,以及相关音乐.
http://bt.greedland.net/index.php

9.伊美姬网怡红快绿BT
天天BT评论:
很有特色的BT站,主要是音乐,音乐方面的内容很全.
http://www.imagegarden.net/bt/

10.奥都BT
www.tiantianbt.com评论:
主要是影视.
http://bt.aodufilm.net

11.雷奥论坛BT发布区
天天BT评论:
采用论坛发贴的形式发布种子,综合.
http://bbs.leobbs.com/cgi-bin/forums.cgi?forum=73

12.5qzone
天天BT评论:
很不错的BT站,但是竟然要注册才能下载种子,这太遗憾了.
http://bt.5qzone.net/

13.一块BT站.
天天BT评论:
主要是影视.
http://www.yikuai.com/

14.zingking
天天BT评论:
主要是影视.
http://bt.zingking.com/index.php
15.okbt
tiantianbt.com评论:
是bt资源收集站,有很多BT资料可以下载.综合.
http://okbt.com/

16.89bt
www.tiantianbt.com评论:
是BT资源收集站,有很多资料可以下载,分类也很明确.综合.
http://www.89bt.com/

17.天天BT
天天BT评论:
BT资源分类站,通过单击某一个分类进行专门的资源浏览,方便!实用!
http://www.tiantianbt.com

18.流星雨BT
天天BT评论:
主要是影视,有许多成人片.
http://www.damitan.com/bt/list.asp

19.无哩头BT
tiantianbt.com评论:
主要是影视,有许多成人片.
http://soft.17bt.com/bt/index.htm

20.摩当BT
天天BT评论:
主要是成教.
http://bt.magicdown.com/

21.aisex(需要用国外代理服务器才能访问)
天天BT评论:
以文字和超链接形式发种,人气很高的BT站,基本上都是成人片.
http://bt.aisex.com/bt/download/index.html

22.摩洛客BT(需要用国外代理服务器才能访问)
天天BT评论:
基本上都是成人片.
http://bt.morok.org/


以下的都是国外站.

23.SuprNova
天天BT评论:
国外最大的BT站了.综合.
http://suprnova.org/

24.torrenttreactor
天天BT评论:
不比suprnova逊色多少的BT站.综合.
http://www.torrentreactor.net/

25.xxxtorrent(需要用国外代理服务器才能访问)
tiantianbt.com评论:
看名字就能看出来了,都是成人片,以文字和超链接的形式发种.
http://xxxtorrent.com"

2009年11月16日星期一

Google Mail - [申江] 胡平:柏林墙的随想 - roleyzhang@gmail.com

Google Mail - [申江] 胡平:柏林墙的随想 - roleyzhang@gmail.com: ":胡平:柏林墙的随想
by ranyunfei
3 people liked this
冉按:柏林倒塌二十周年纪念,是过去一个星期以来最为重要的事件。二十年来,该事件也是影响世界格局,让在专制国家备受摧残的民众看清现实的一个重要事
件。在官方语焉不详的颠倒中,中国民间特别是网上有一些相当的清醒声音,可以为广受信息遮蔽和思想愚弄的民众解惑。其中秦晖发表于《经济观察报》的《还
有多少墙需要拆掉?----柏林墙倒塌20周年札记》和醉钢琴发表于《新周刊》的《当他们开始用脚投票》,算是纸媒能够发表的好文章(文章链接附后)。



关于柏林墙的倒塌,我想推荐一篇二十年前的旧文,这篇旧文是胡平先生所写的《柏林墙的随想》。胡平先生的文章,我读过不少,很多都能给我以启迪。二十年
后第一次读到,柏林墙一倒他即写的文章,依旧受到教益,并且不感到过时,这说明文章的水平与魅力。说柏林墙却有与中国的对比,中国问题意识浓厚,特别是
厘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如今也可以作为许多人的常识来普及。当然,二十年后,档案开放更多,有更深的研究出笼,但在中文世界仍旧稀有。故
我特别推荐胡平先生这篇文章给大家,以便大家对专制高墙有更深的认识。2009年11月15日8:46分病中于成都





胡平:柏林墙的随想







柏林墙倒掉了

作为铁幕的具体象征,柏林墙把柏林一分为二,把德国一分为二,把欧洲一分为二,把世界一分为二。柏林墙的倒塌,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至少,是这种结束
的开端。







围墙的作用,是防止外人任意进来,而非限制内人自由出去:除非是监狱的围墙。柏林墙正是为了防止东德人自己自由走出东德,因而那正好证明东德是一座大牢
狱。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门边界,都具有相同的特性,因而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牢狱。



上述推理是如此的简明,奇怪的是,为甚么我们直到今天才弄明白?二十八年前柏林墙的修建,本身就供认了社会主义在道义上的完全破灭,为甚么在那以后很长
一段时间我们仍迷信于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







三十年前,中国曾经发生过一场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当时,我们一批搞哲学的朋友们即对这场讨论的肤浅和混乱甚为不满,也试图把它引
向一个 稍高一些的水平上来,不过这种努力并没有获得明显的效果,中国的知识界在十年来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实际上这些成就经得起严密的推敲和时间的考验
的并不多。 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为例,这个命题的最大谬误便在于它不懂得:价值真理和事实真理的区别。价值真理恰恰是超越事实的。
如果我们坚持以 实践的成败来判定某一价值判断的是非,势必推出【成王败寇】的结论。除非我们遵从黑格尔和马克思.把人类历史视为一必然合理的过程,否
则该命题的谬误应是 不言而喻。



撇开上述一点不谈,此间我还要指出下面两点:



一)、实践的结果是可以被歪曲、被掩饰、被埋没的,因此,倘没有充分的信息自由,人们将无从判断实践的结果究竟为何。



二)、更重要的是,事实本身并不会说话,它需要人们对之解释,而解释又离不开一定的概念系统。所以,如果没有各种概念系统的自由争论,人们便很难对实践
的结果赋予恰当的意义说明。



回 到柏林墙的问题上来。我们老早就知道了柏林墙的存在,但我们迟迟未能从这一明明白白的事实中引申出它应有的结论,因为我们长期受着这样的一套概念系
统的支 配,按照这套系统,我们把自由枧为奴役,而把奴役视为自由。后来,我们把柏林墙认作是专制的象征,那并不是我们发现了甚么新的事实,而只是我们
对一件早已 知晓的事实给出于与前不同的另一种解释。在这裹,世界本身并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我们的头脑,是我们在自觉不自觉之中改换了概念系统。







那么,究竟是怎样一种迷惑心智的概念系统,能够使得当中的我们,面对着禁止自由的柏林墙,还真诚地唱起社会主义无比优越的颂歌?今天,在我们这些为自由
民 主 而战的人士的头脑中,是否就真正地理解了自由民主的真谛?这个问题很大,很复杂,决非这一纸短文能够阐发清楚的,不过我可以尝试着绘出一些最基
本的思路。







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裹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甚么要自相矛盾呢?我们为甚么要为人民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然后又用七道大锁把边境封锁起来呢?』他
说:『我觉得在苏维埃掌权五十年后,天堂的大门还要锁起来是不可想象的。』



赫鲁晓夫不愧是共产党领导人中最有见识的一位。注意,我在『最有见识』四字前面还加上了『共产党领导人』这一限制语。因为不论是赫鲁晓夫,乃至戈尔巴
乔 夫, 他们的所言所行,如果放诸在民主国家领导人的身上,都是稀松平常、不足为奇的.似乎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是评价共产党领导人,人们就
会自动地把标 准下移好几个档次。这就是为甚么当年邓小平不过是允许农民包产到户----那其实比古代帝王们对农民的政策还差老大一截----就被捧成风云人物
而登上了 《时代》杂志的封面。我常常感慨说:要当领袖,最好莫过于当共产党国家的领袖,无论你干下多少蠢事坏事,人们都会因为你是共产党领袖而看作是
理所当然从而 不予深究,一旦你干上一两件稍微象样子的事情时,左中右各派都会对你夸奖不已。



赫鲁晓夫发现了矛盾:共产党人自称为人民建成天堂,然而与此同时,他们又用七道大锁把人民锁在裹面。这表明了共产党对人民的深刻的不信任。



大致上说,共产党对人民的不信任是出于以下两种原因:



第一,共产党认为人民是幼稚的,分不清好歹的。只有通过共产党的长期的教育灌输,人民才可能逐步变得成熟。开明如赫鲁晓夫者,也只是说苏维埃掌权『五十
年后』天堂的大门还要锁起来是不可想象的。言外之意是在此之前的封锁仍是正确的和必要的。



第二,不少共产党人暗中相信,人性是下贱的,它天然地易被罪恶所吸引而排拒美德。因此,为了保证人民的善良纯朴,需要使他们远离罪恶的诱惑。



基于上述两种考虑,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人民的共产党们封锁了世界、修筑了柏林墙:由于接受了这两条理由,无限信任党而不敢信任自己的我们也才能够面对上
锁的大门而由衷地感谢党对我们的爱护并对身处天堂而喜不自禁。







『上锁的天堂』,还表明了共产党对自由概念的特殊理解。赫鲁晓夫引用过一位苏联老百姓的批评:『你们是在用棍子把我们赶进天堂。』棍子意味着强制,它又
如何能 同共产党人一向标榜的『自由』相调和呢?不少『前共产党人』总是说,他们当初加入共产党也是为了争取自由。我们相信这种表白的真实性。但是问题
在于:既然 共产党从来就是搞强制的,这些善良的人又是如何从强制中发现自由的呢?



原来,共产党对自由另有一套独特的解释,而许多追求自由的人正是接受了这套解释才误入歧途的。马克思断言: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此观点至少可上溯至黑
格 尔)。依据这种定义,唯有那些对客观必然性有深 刻把握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而那些不明了此种必然性的人,不论他们拥有多少自己选择、自己决定的权
利,其实还是不自由的。当着那些深通历史必然性的先进分 子们强迫驱赶那些不了解这种必然性的芸芸众生们走上历史必然性之路时,他们的确是在强迫,但他
们是为了人民的自由而强迫人民。或者说,他们是在强迫人们获 得自由。这样一来,强迫和自由这两个本来水火不兼容的概念就统一到一起来了。借助于这种新
的自由概念。共产党对人民实行了最全面、最严厉的强制,而这一 切,据说都是为了人民自己的、真正的、最大的自由。







在所有共产国家中都出现严重的反知识分子现象。这也是为甚么在这些国家中,当最狂热的时期过去后,其中的知识分子们会具有最强烈的关于知识分子的自我意
识 的一个原因。知识分子自 我意识的普遍觉醒无疑是这种社会制度走向崩溃的一个先兆.不过,过份地强化这种知识分子自我意识也不是没有隐忧的。它不仅
暗含着对非知识分子的人们的轻 视,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对于知识分子本身容易产生的危险倾向缺乏自知之明。不要忘记,一切共产主义革命、共产主义运动都是
由知识分子领导起来的。恰恰是知识 分子而不是别人,把共产制度这个怪物带给了这个世界。





当我谈到知识分子容易产生的危险倾向时,我决不是像列宁或毛泽东那样,是在指责知识分子在革命运动中常常表现出软弱、动摇和怀疑。在某种程度上正好相
反, 我认为许多知识分子在革命运动中表现得有些软弱、动摇和怀疑恐怕倒是好事,因为那可能表明了这些人对残酷事物的厌恶和对独断信仰的反省。我所反感
于某些知 识分子的恰恰是他们的铁石心肠,是那种基于对自己观念的坚信不疑和亟欲强迫人类接受他自以为是的观念并为此不惜流血和暴力的铁石心肠。诚如保
罗.约翰逊所 言:一切暴政中最恶劣的暴政,乃是 冷酷无情的观念的暴政。这正是导致共产制度巨大悲剧的一个关键之所在。古拉格群岛上无名的荒冢、柏林
墙下被枪击和电击的死尸,大跃进中饿死的幽灵,都是这种观念暴政的罪恶见证。







如果我们把知识分子定义为和观念打交道的人,那么, 知识分子最须警惕的事情就是:他不要关心观念胜过关心人,他不要只爱抽象的民族、国家、人类而不去
爱具体的现实的个人,他不要为了实现他心目中的理想而藐 视每一个人的自由:他不要相信自己的观念到这种地步,以至于他认为为了使他的观念实现,他有权
剥夺别人的自由甚至别人的生命。



六 四屠杀提示人们,用『改革派』和『保守派』这种分类来认识中国政治,其实是不得要领的。用『温和派』和『强硬派』的分类也许能更深刻地说明问题。
不 是各人 信奉的不同观念,而是各人为实现自己的观念所采用的不同态度和手段,才是真正有实质意义的区别.『改革』之后,绝大部分共产党人或多或少地
都修正了他们原 先信奉的观念,这就造成了蓬蓬勃勃的改革潮流。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在修正,甚至是大幅度修正了自己观念的同时,却并没有改变他们那
种独断的、绝对的态 度,并没有改变实行『观念的暴政』的习惯。换句话,很多改革派依然是专制主义者.去年国内展开一阵关于新权威主义的争论,据说,包
括赵紫阳和一批年轻的经 济改革家对新权威主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六四事件中断了这些人实施新权威主义的万丈雄心。历史,在犯下了一个错误的同时避免了
另一个错误。老权威主义者帮 助新权威主义者站到了自由的一边。这当然是一件有趣的事。



有人说,共产党自己毁了自己,因为它把那么多优秀的人才逐出自己的圈子之外。这话当然有它的部分道理。但是问题在于:如果共产党不是把普天下的优秀人才
都 推出去而都是拉进来,那是否就是一件值得赞许的好事呢?如 果它决意那样做,我们是不是就应该都帮助它,并踊跃地投入其中呢?我担心即使在我们民运
人士内部,恐怕也会有相当多的人对此答之以『是』的。因为他们过去 正是这样做的,而许多人对此则是『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的.也许,正是这个问题
上,最深刻地测试出我们是否理解自由民主主义政治哲学的真谛。西方自由主 义大师密尔尖锐地指出:『如果一国中所有的英才竟能都被吸引入政府中去,那么
一个趋向于做到这种结果的建议才真足以引起不安。』因为正是这种观念才造就了 十足的专制。一旦举国的英才悉数成了执政者,那么谁个还有资格和能力对之
批评和制约呢?







关于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的观点,现在已经比较深入人心了。有一种生动的说法,『宁要两个魔鬼,也不要一个天使』。按照这种说法,只有两个对立的政治力量达
到某种均衡状态,也就是谁也吃不掉谁的状态,民主政治就形成了。



任何简单化的说法。固然因其简单而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也因其简单而可能招致误解。『一个天使是专制,两个魔鬼是民主』这种说法也不例外。所谓唯有赖
历史提供各派平衡、谁也吃不掉谁的局面,民主便会形成这种观点,严格说来是有毛病的。因为:



第一,绝对的力量均衡恐怕是不存在的,总会有一方力量稍大一些,一方力量稍小一些,所以,如果双方都打定主意一心一意要吃掉对方,到头来差不多总会吃掉
的。



第二,假定双方力量绝对相等,那往往不意味着谁也吃不掉谁。正相反,在这种绝对均衡的条件下,常常是『先下手为强』,谁先下手谁就会吃掉对方。即使双方
都 拥有第二次核打击力量,彼此或许可以相安无事一段时日,但随着核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譬如星球大战计划的实现),双方的恐怖均势依然会被打破。



简言之,现实政治可能提供一种各派力量谁也不容易吃掉谁的局面,但不大可能出现长期稳定不变的谁也不可能吃掉谁的绝对均衡。一个天使会搞专制,不错:但
两 个魔鬼未必会搞民主,而只会打内战。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南北对峙的局面,都并没有演变为两党制:魏蜀吴三个鼎立了半个多世纪,最后也没有形成三权分
立。在 中国历史上,各派力量大小悬殊的时候是搞专制,各派力量不分上下时则是打内战。显而易见,光靠历史提供各派力量一时间谁也很难吃掉谁的局面还是
不够的,新 思想的因素必须注入,『你活我也活』的自由主义思想必须注入,民主制度的构想必须注入,冷战或热战的双方必须签订停战或休战的协议也就是放
弃吃掉对方的念 头。在此之上.民主政治方宣告诞生。







这就涉及到民主政治的人性论基础的问题 了。众所周知,昔日的柏林墙具有一种『半导体』的特性----从西柏林往东柏林,畅通无阻:从东柏林往西柏林,严关
把守。这表明民主社会要远比专制社会对人更 信任。建立民主制度的目的之一既然是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那当然意味着它对人性并非无限的信任。但是,当我
们说建立民主制度是为了对付人性中恶的一面时, 那并不等于说民主政治的人性论基础就是纯粹的人性恶。人人都是天使,则民主制度是不必要的;但倘若人人
都是魔鬼,民主制度则是不可能的。考虑到大多数人既 非天使又非魔鬼,所以民主制度才是既必要又可能。



我们不妨想一想锁的功能,俗话说,锁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严格地 说,君子既能『慎独』,原是不必防的。君子不必防而小人不胜防:那么锁是防谁的呢?
锁是防大多数介乎君子与小人之间的普通人的。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倘没 有锁,拿取别人的财物非常方便,恐怕免不了会干出顺手牵羊的勾当:有了锁,尽管
也可以撬门入室去偷去抢,但他们多半也不会那么去做。这样,通过锁的作用, 大多数普通人也就能和君子们一道相互尊重彼此的财产,极少量的小人处于君子
和普通人的共同监视之下也就很难偷盗,于是乎整个社会的财产安全便大致有了保 障。锁的必要性在于大多数普通人还不是君子,锁的有效性在于大多数人毕竟
也还不是小人。



十一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某些倡导民主制度的西方理论家们在其论著中一再强调的『人性恶』这一观点呢?这裹恐怕存在着一层文化上的隔膜。不要忘记,这些西
方 理 论家们都是有神论者。当一个有神论者宣布『人性恶』时,其意义是和我们无神论者说出同样的话时所含有的意义很不相同的。有神论者说:『人性是恶
的,只有神 性才是善的。』从我们无神论者角度来看,神性本身是不存在的,那只不过是有神论者们把人性的某一方面归给了他们所谓的神而已:属于神性的东
西其实正是属于 人性。因此,把有神论者的论断『人性恶,神性善』翻译成无神论者的语言就不应该仅仅是『人性恶』,而是『人性有恶也有善』。我这一番说
明也许不只是具有词 义辨析的意义,它恐怕也解释了不少中国人在引进西方思想时,由于不重视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概念歧义性,因此往往造成重要的疏漏或误
解。有识之士早就发现,在 一个缺乏宗教信仰的社会裹实行民主政治和自由经济,往往产生比有宗教信仰的社会更多得多的腐败现象。其实,不信神是无关紧要
的,但是,不相信人生中有神圣 的东西,也就是有高尚的,具有超越性价值的东西,那就很糟糕了。遗憾的是,某些极热中于引进民主政治和自由经济的中国
人,有意无意之间,常常有一种贬低或 否认那些高尚的、超越的价值的倾向,这当然是应该纠正的。



十二



柏林墙的拆除是一件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大事。绝大部分国家对此事表示了莫大的关注。它对于刚刚用坦克屠杀了和平民众的中共当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国内
的 《人民日报》仅用寥寥一句话轻描淡写地对逭件事作了个交代。不过它却用了不少文字告诉人们,那些从东德跑到西柏林和西德去的人,其中大部分后来又回
东德来 了,《人民日 报》力图让人们相信,相比之下,还是社会主义好。这种拙劣的小伎俩自然欺骗不了任何有头脑的人。一个人留恋他自幼成 长的地方,
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据。更何况,监狱的围墙一倒,狱房也就变成了一般的民房。整个东德既然已经踏上快速自由化民主化的大道,追求自由的东德人 自然也
就用不着离乡外逃了。相信有朝一日中国大陆发生了类似的变化,绝大部分滞留海外的大陆人也是会返回家园的。六四之后。一位访问学者用三句话描述了自 己
的处境和心情:『眼前无希望,背后无祖国,身边无亲人。』远望血雨腥风的神州大陆,岂是一个『愁』字了得!然而,环顾整个世界的惊人变化,大家对于未
来 的前景还是充满信心的。其实,没有人怀疑遇变化的前景,人们焦虑的只是变化的速度。可是,就以这次八九民运为例。一年多前,我们许多人就在焦急地盼
望着这 场风暴的到来,但当其这场风暴比我们预想的还早、还大地突然降临时,我们又不能不发现,我们的准备工作竟是做得那样不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眼下
的我们似乎 应该舒缓一下胸中的郁闷,转而把全副的精力投入到更为切实的工作上来。伟大事业都是在暗中完成的。不要为眼前的低潮而感到沮丧,因为任何高
潮都是在低潮期 间准备好的。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



延伸阅读



一:秦晖:秦晖:还有多少墙需要拆掉?----柏林墙倒塌20周年札记。http://dilemma2005.blogbus.com/logs/
51053324.html。



二:drunkpiano:当他们开始用脚投票。http://www.bullogger.com/blogs/drunkpiano/
archives/347048.aspx。"

2009年11月12日星期四

用Google G1管理服务器 - 系统工程师圈子 - 行业圈子 - 话题 - 黑子 - 成都圈子 - 要玩一起玩! 成都社区生活娱乐网站 - 成都社区|成都交友|成都酒吧|成都娱乐|成都夜生活|成都运动俱乐部|成都生活|活动|成都夜场

用Google G1管理服务器 - 系统工程师圈子 - 行业圈子 - 话题 - 黑子 - 成都圈子 - 要玩一起玩! 成都社区生活娱乐网站 - 成都社区|成都交友|成都酒吧|成都娱乐|成都夜生活|成都运动俱乐部|成都生活|活动|成都夜场: "我们公司使用的服务器提供SSH连入,所以,这个是我进行过实际使用测试的
HostMon:服务器状态监控,同时提供快捷连入SSH的功能,连入SSH功能需要下面介绍的ConnectBot的支持。HostMon监控系统是对服务器发送PING包,所以,如果服务器禁用了ICMP协议,这个软件就无能为力了,不过用来提供一个快速的服务器列表管理也是不错的。
ConnectBot:SSH客户端,提供连接SSH功能,在连入之后与在Linux系统用OpenSSH连接没什么不同,只不过有些按键进行了不同的定义,G1的键盘和电脑键盘毕竟不是完全相同的。
音量键:用来改变终端的字体大小
右ALT:输入’/'字符
轨迹球:按一次为打开CTRL,两次为发送ESC。
左SHIFT:按住的同时按数字或者输入F1、F2等
拍照键:发送Ctrl+A (这个没用明白)
其它的比如输入特殊字符、输入大小写不同的字符等都和在电脑上没有区别。"

2009年11月11日星期三

Fwd: 天涯:蒋介石对苏联和共产党看法探究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chinaweekly@gmail.com>
Date: 2009/11/11
Subject: 天涯:蒋介石对苏联和共产党看法探究
To: chinaweek@googlegroups.com
Cc: chinaweekly@gmail.com



在我们印象中,蒋介石的反共反社会主义,几乎是从一开始就是不证自明的,但据近年来蒋介石私人日记的解密和国内外历史学家的发掘,实际上并非如此,蒋介石早年曾信奉共产主义,醉心马列思想。那他又是什么时候走上了反共反人民的道路的,他一生对苏联和共产党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本文将通过蒋介石的公共讲话、演讲,他的著作,以及近年来解密的蒋介石私人日记,再结合他的所作所为来探究这个问题。

1.早年曾信奉马克思学说

蒋介石同当时许多青年一样,受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当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潮。他不仅看像《新青年》这样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杂志,同时也看马克思学说著作。在他1923年的日记中多次提到"看马克思经济学说。"、"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他不仅看马克思学说,甚至还达到入迷的程度,其在苏俄访问时1923年10月18日日记云:"看马克思学说。下午,复看之。久久领略真味,不忍掩卷。"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代表作《共产党宣言》,还有《列宁丛书》、《俄国革命史》等他也仔细阅读过,并且"甚觉有益也。"1923年6月9日日记云:"看《法国革命史》,乃知俄国革命之方法、制度,非其新发明,十之八九,皆取法于法国,而改正其经验也,然而益可宝贵也。"1925年11月21日记云:"看《列宁丛书》。其言权力与联�
 ��民众为革命之必要,又言联合民众,以友谊的感化与训练为必要的手段,皆经验之谈也。"(1)

而蒋介石早年也并不反苏。在孙中山考虑与共产党合作,并与苏联代表越飞发表《孙越宣言》后,蒋介石同样对苏俄评价有嘉:1923年8月5日蒋介石在其亲笔手书《致苏俄党政负责人意见书》中指出"苏俄为吾中国惟一之同志,中国革命之成败,自与苏俄有密切之关系。" "时至今日,帝国资本主义之压迫,更甚于前。中俄两国主义之密切,其成败厉害,实有存亡与共之关系。"(2)

既然蒋介石早年对马列著作学说如此醉心,而且多次表示对苏联的好感和向往,那究竟是什么使他走向了彻底反共反社会主义的道路呢?

2.访问苏联:看法的转变

1923年孙中山派蒋介石带领一个访问团到俄国去访问,此前他多次向孙文申请在此之前,蒋介石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船上他每天还在学俄文,因为他的心中想着终于有机会可以到"共产主义的祖国"去看。但正是9月到11月这三个月的访问使蒋介石对苏联和共产党的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

蒋介石在苏联期间,参观访问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见苏联有关方面的领导人,听取他们关于苏联的革命经验,并商讨苏联对孙中山革命的支援。

二,参观访问了苏联红军,军事学校和军事设施,了解苏联红军,军事学校的组织制度和军事装备。

三,参观考察了苏联的各级苏维埃政府组织。不仅访问了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各部.会,也考察了有关市苏维埃和村苏维埃的政府组织,参观了莫斯科的苏维埃代表大会,参观了各级苏维埃政府的讨论会,并与各有关党政要员进行了交谈,等等。

刚到莫斯科,以蒋介石为首的孙逸仙代表团受到俄共中央书记鲁祖塔克的接见,蒋称俄共为"姐妹党",在日记中称赞:"俄国人民无论上下大小,比我国人民诚实恳切……其立国基础亦本于此乎!"。还在有400名红军士兵出席的大会上称赞红军战士,"你们战胜了你们国内的资本主义 和帝国主义。""我们来这里学习并与你们联合起来。"。在参观军队过程中,他对苏俄的党代表制度以及苏军武器赞赏有嘉。(3)

虽然苏俄在军事以及革命组织等方面给蒋留下好的印象,但当蒋介石提出在蒙古库仑(1921年起被红军进占)建立军事基地时,遭到俄国人拒绝(4)。这使蒋认为苏联人并非真诚支援孙中山革命,而是为了其自身的利益,特别对中国边疆图谋不轨,他在自己的《苏俄在中国》——我的游俄感观里是这样说的:"但是我和他们商谈中俄之间的问题,而涉及其苏俄利害有关的时候,他们的态度便立刻转变了。我访问苏俄,正是加拉罕发表其对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宣言之后,他到中国来与北京政府谈判新约的期间。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共同宣言中,越飞亦声明苏俄「决无在外蒙古实施其帝国主义政策或使其与中国分立之意」。但是我与苏俄党政负责者,谈到外蒙古问题,立即发现他们对于外蒙古,绝对没有放弃其侵略的野心。这一点不只使我�
 ��到十分失望,而亦是使我充分了解其苏俄所谓援助中国独立自由的诚意所在。"(5)

不仅如此,蒋介石了解到苏联对孙中山的评价相当低,他在莫斯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上做的演讲中赞颂孙中山与三民主义,而却遭到俄国人和留学共产党人的嘲笑和批判,这使蒋在心里对共产党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6)

同时,苏联也给蒋留下了不少负面的印象:参观彼得格勒等地时,感到市况萧条和海军士气低落,"两年前,克隆斯达军港曾以海军军士为中心,发生革命,反对布尔雪维克的专制独裁,和战时共产主义的残暴措施。这一革命不久即归失败。当我们到彼得格勒考察时,其地方当局和海军官员对此亦讳莫如深,但是我从当地军民的精神上,还是看得出其创痛的痕迹。"(7)而且随着他在俄国的时间长,对俄国社会了解多了起来,渐渐地认为苏俄政府"无信"、"少数人种当国,排斥异己。"(应该是指正在清党的斯大林)(8)等等

回国后蒋介石在给孙中山的《游俄报告书》中,讲述了苏俄有侵略边陲的企图,不可对其过于信任。但是,却遭到了孙中山的拒绝,认为其是"未免顾滤过甚,更不适合于当前的革命环境。"(9)

蒋介石的意见被孙文漠视,而他在第二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只得作为没有发言权的旁听者与会,虽然被孙中山指名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筹备委员长,但他拒绝就任,而奔赴上海。蒋介石自己说:"我又在本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发现共党份子挟俄自重的一切言行,和本党党员盲从共产主义的迷惘心理,深以本党不能达成 国父所赋予的任务为忧。于是代表大会闭会以后,我力辞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并将筹备处交给廖仲恺,而离粤归乡……"(10)

1924年3月14日,蒋给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凯写了封长长的信,将苏俄比作"凯撒帝国主义":"尚有一言,欲直告于兄者,即对俄党问题是也。对此问题,应有事实与主义之别,吾人不能因其主义之可信,而乃置事实于不顾。以弟观察,俄党殊无诚意可言,即弟对兄言俄人之言只有三分可信者,亦以兄过信俄人,而不能尽扫兄之兴趣也。至其对孙先生个人致崇仰之意者,非俄共产党,而乃国际共产党员也。至我国党员在俄国者,对于孙先生惟有诋毁与怀疑而已。俄党对中国之唯一方针,乃在造成中国共产党为其正统,决不信吾党可与之始终合作,以互策成功者也。至其对中国之政策,在满、蒙、回、藏诸部,皆为其苏维埃之一,而对中国本部,未始无染指之意。凡事不能自立,而专求于人,而能有成者,决无此理!彼之所谓国际主义与�
 �界革命者,皆不外凯撒之帝国主义,不过改易名称,使人迷惑于其间而已。所谓俄与英、法、美、日者,其利于本国与损害他国之心,则五十步与百步之分耳。"而他同时又斥共产党为"俄奴":"至兄言中国代表总是倒楣,以张某作比者,乃离事实太远,未免拟于不伦。其故在于中国人只崇拜外人,而抹杀本国人之人格,如中国共产党员之在俄者,但骂他人为美奴、英奴与日奴,而不知其本身已完全成为一俄奴矣。"(11)

可以说也正是这几个月的苏俄游,使他对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看法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蒋介石表示对苏维埃制度很反感,对苏维埃政权开展的各种阶级斗争的形式感到不快,认为"在苏联的社会中或是俄共中间斗争正是公开的与非公开的进行着",在他看来,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苏维埃政治制度竟然是"专制和恐怖的组织,与我们中国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的政治制度,是根本不能兼容的。关于此点,如我不亲自访俄,决不是在国内时想象所能及的。"而"工人阶级的祖国"苏联在他看来是比其前任沙俄更具野心的帝国主义,"综括我在俄考察三个月所得的印象,乃使我在无形之中,发生一种感觉,就是俄共政权如一旦臻于强固时,其帝俄沙皇时代的政治野心之复活,并非不可能,则其对于我们中华民国和国民革命
 的后患,将不堪设想。"(12)

而对于当时与国民党合作的共产党,他认为其并非真心拥护孙中山和国民党三民主义,"共党分子和同路人,用唯物论和阶级斗争思想来曲解三民主义。只有他们用马克斯主义曲解三民主义,才算得是「革命的思想」,反而指本党党员对三民主义的正确解释为「不革命」或「反革命」。最显著的事件,就是排挤宣传部长戴季陶,及青年部长邹鲁,致使其愤而离粤。"

他同时更视共产党员为一大潜伏在国民党内的威胁,认为共产党正在对国民党进行渗透、分化、挑拨离间:"至于共党在当时对我们中国国民党所使用的分化、隔离、制造斗争等各种手段,更是看得十分清楚……由俄回国之后,共党以访俄代表团内部意见纷歧为借口,来抵销我们对苏俄的真相,考察所得的报告书。"、"共党分子对于本党组织,最初并不求其完全控制。其第一步仅在渗透,第二步就要来分化。所以他在本党内部,全力制造其所谓「左派」、「右派」和「中派」等名称,而高唱其「革命的向左转」的口号,更加以挑拨离间的工作。如此本党党员受了共党跨党分子分化挑拨的影响,自相矛盾,互为排斥,而共党分子才能乘机把持本党的党务与民众运动。就在本党改组成立不到半年之后,赤色气焰就逐渐猖獗,已为识者所深
 忧了。"(13)

尽管蒋介石自访问苏俄之后就对苏联和共产党没有好感,但直到中山舰事件和4.12反革命政变之前,他并没有公开地反苏反共,而且他在任黄埔校长时对军校入伍生训话时指出,我们的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都是为无产阶级奋斗以求生存的……我们要党成功,主义实现,一定要仿效俄国共产党的办法,才能使大家知道做党员的责任。我们要实现三民主义,非仿效他们不可。而且尽管他对苏维埃政治制度很反感,但苏联军队的建制他却是十分赞赏的,所以仍然主张以苏俄红军为榜样来组织培训军队,在军校和军队中建立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他说:"军队设党代表制度,在中国是由我一个人提出来的,党代表这个制度,是仿效苏俄赤军的办法。"(14)

从北伐清党到"五次剿匪"

前文已经论述蒋介石访问苏联后对苏俄和共产党看法的转变,而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则是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开端。由于中山舰事件迄今在历史上还有很多谜团,而且本文要探讨的是蒋介石对共产党的看法,所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蒋介石自己是怎样说这件事的: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内逐渐分成两派,"其时本党已经表明其反共态度的党员,在北京上海另行集会,即一般所谓「西山会议派」。本党在广州的中央负责干部,尚能一致团结,并没有显著的裂痕。但是共党这时对本党内部的分化作用,更加积极,挑拨构煽,制造左右两派,指胡汉民戴季陶及反共的本党党员为「右派」,指汪兆铭廖仲恺及亲共的本党党员为「左派」,而挑拨胡汪间之互相猜疑与冲突。八月二十日,廖仲恺被刺,本党中央更陷入危疑震撼的境地。" 蒋介石一直强调共产党在国民党之间进行分化和挑拨离间:"共党这时竭尽其对本党分化的伎俩,又在其所谓对「右派」斗争之中,更加紧其对汪的包围,而汪亦终受其煽惑,并在共产派压力之下,藉廖案嫌疑关系,强迫胡汉民以出使俄国的名义,离粤出国。于是共党�
 ��以往日挑拨胡汉民与汪兆铭的惯技,转施于汪兆铭与蒋中正之间,制造本党的另一新矛盾。"(15)

而中山舰事件在蒋看来,正是当时的共产党员李之龙调动中山舰阴谋暴动所引起的,是苏联和共产党要夺权的阴谋:"三月十八日,海军局代理局长李之龙(共产党员),矫令我的坐舰中山号由广州驶回黄埔。他对军校教育长邓演达报告「奉校长命令,调舰特来守候。」这时我在广州省城,邓来电话问我此事如何,我茫然无所知。随后李之龙亦打电话问我:「中山舰是否仍要来广州迎接?」我很骇异,就问他道:「是谁的命令要中山舰开回黄埔去的?」他答不出来。其实他驶回黄埔,是要先在黄铺装足煤斤,以备临时远航。到了十九日的晚间,中山舰开回广州,舰上升火,通夜不熄,戒备极严。我知道共党阴谋的爆发,就在于此。但我在当时,只知道他们是要叛变,要害我,还不知道他们的企图究竟是什么。一直到了这一叛乱平定之后
 ,我才知道他们的计划,就是要在我从广州省城乘舰回黄埔军校的途中,强迫我离粤,直驶海参威,送往俄国,以消除他们假借国民革命来实行其「无产阶级专政」的唯一障碍。"(16)

借中山舰事件,蒋介石逮捕了李之龙等共产党人,包围了苏联顾问住宅和收缴省港罢工委员会的枪械,又借此打击了党内的敌对右派,随后还对苏联顾问鲍罗廷提出了《整理党务案》,提出了一系列限制共产党和巩固国民党党员的要求,逐渐开始了"限共",但蒋介石为了取得苏俄的支持表面上仍维持着"联俄容共"。直到众所周知的四一二清党发生。

1926年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誓师北伐。国民政府以广东及广西为基地,策略以"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为主,实行各个击破。进兵湖南,攻占平江、岳阳,8月31日,大军集结武昌城下。9月初北伐军向武汉三镇发动攻势,6日、7日分别占领汉阳、汉口。10日北伐军占领武昌,几个月内势如破竹,横扫北洋军阀。

虽然苏联顾问们和共产党也是北伐的参加者,作蒋介石显然对这群"异类"是怀有敌意的,认为中共奉苏联的命令实行农村暴动、分化革命军、破坏北伐。他在《苏俄在中国》里是这样说的:"十一月,莫斯科共产国际第七次扩大执行委员会,作成「中国问题决议案」……要中共党徒利用国民政府的机关,接近农民,实现他所谓「农村纲领」,制造他所谓「农民革命」,其目的就是要从农村暴动中组织武力,建立共党政权。莫斯科为了指挥中共,实行其「彻度的农村政策」,认为鲍罗廷不够激进,再派罗易(M?N?Roy)和谭平山来到中国……中共为了执行莫斯料这一决议……趁着国民革命军的进展,从本党的民众运动中,纠合城市和乡村的游民无产者(地痞流氓),操纵工会和农民协会,制造武装的暴力……分化本党并离间国民
 革命军,制造各军之间利害冲突的矛盾,乘机渗透我国民革命军,而伸张其影响,扩大其控制。"(17)

而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清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等多次武装斗争,蒋称之为"城市暴动",在他看来也都是听令于苏联而策动的:"南昌暴动失败之后,莫斯科仍然指使中共策动广州及其它都市暴动。十二月十一日广州暴动是由纽曼及爱斯拉(GerhartEisler)等从苏俄领事馆中策动指挥……他们提出的口号,完全仿效俄国「十月革命」的「面包」与「土地」。他们同样组织其所谓「工农兵苏维埃」。"而后,蒋介石政府以俄国领事馆是"俄共间谍策动叛乱的基地"为由宣布与苏俄断交:"国民革命军在广州戡乱的时候,即已当场捕获俄国副领事及其助手。叛乱平定之后,查获秘密文件,更证明俄国领事馆及其商业机关就是俄共间谍组织和策动叛乱的根源。国民政府乃于十二月十四日下令撤销各地的俄国领事馆
 ,并勒令各地的俄国商业机关停业,乃即宣布与俄国绝交。"蒋对外宣称:"试观中国各地之俄领事馆,事实上等于第三国际之支部,同时亦为中国共产党阴谋之巢窟。"(18)

对于共产党当时发动农民的武装起义,他是深恶痛绝的,认为那是"杀人放火"和"制造仇恨":"**所谓「红军」的任务,就是杀人、放火、勒索、筹款,和煽惑群众。而其政治纲领就是「杀地主,分田地,武装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他们在乡村中更要利用地痞流氓来做他的工具……在群众中造成了恐怖的环境,而其在地主与佃户间,更制造其仇恨的心理。并在他们放火焚烧地主富农的家宅时,一面引起贫民的抢劫,制造贫富间的斗争;同时一面又延烧贫民的家宅,强逼他们离乡别井,跟着其匪军,一同走上流寇之路。"同时他痛斥共产党破坏中国的家庭和伦理道德:"尤其是他们要在农村家庭间,煽起其家人骨肉之间的斗争,使他的党团在群众中得以发展组织,而确立其控制……所谓打倒廉耻、扑灭道德的口号,更是**诱�
 �他们破坏家庭,毁灭伦理,而甘受匪党役使的唯一方法。"他再次又将中共与苏俄连在一起说:"中**徒对民众残忍控制及其暴虐的手段,比之于俄共不只是毫无逊色,而且可说其是青出于蓝,变本加厉的了。"(19) 据其子蒋纬国回忆说:"我父亲跟我说,共产的最大的弱点就是它没有人性。"(20)

在一次演讲中,他痛斥共产党所领导的打倒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以恨为动机的",是绝对不适合中国的:"俄国人民因为受专制帝王的压迫和大地主的剥削,人民对于统治阶级充满了愤怒和怨恨,共产党利用人民的这种心理,遂鼓动所谓无产阶级为本身的利益打倒其余各阶级,所以他们的革命是由于恨……以恨人为动机而实行的革命,不仅在革命的过程中,会发挥残狠的行为,就是在革命成功后,社会也不能消灭仇视嫉恶的现象"(21)

他认为共产革命与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观、民族性相反的:"以恨为动机的革命,决不适于中国的民族性,因为动机既然是恨,行动一定是残酷和卑污,而且要损人利己的,这完全和中国的民族性相反。中国几千年来伦理观念,都是利他的,不是利己的,所以中国民族的固有特性,是和平的、宽厚的、和光明的;不愿受别人的残酷的待遇,也不愿以残酷的手段施诸别人。"(22)

而且他也反对马克思的阶级学说,认为中国社会不能搞阶级斗争:"中国近代产业,并没有发达,阶级的区别,并不明显,如果勉强要说中国有阶级也不过粗具阶级的雏形,阶级的对立,既不明显,阶级的利害,自然没有什么冲突,阶级的利害,既没有多大的冲突,就没有为某一阶级的利益,打倒别阶级的必要。而且更没有为单一阶级的利益,打倒许多阶级的可能。所以我们应该以社会全体的利益为前提而消灭阶级的区别,不应该以阶级的利益为前提,促成社会的分化。这是从中国的社会状况,说明共产党的阶级革命不适于中国。无论就打倒帝国主义说,或解放农工说,中国都不能采取阶级斗争。"(23)

在他看来,共产党发动广大农民群众革命只不过是以民众为工具而已:"至于夺取民众,乃是以民众做工具,不是以民众做本位。以民众为工具,实在是残酷和卑污的行为,不适于宽厚和平的中国民族,前面都曾经说过了。综上所说,就是阶级斗争武装暴动和夺取民众等方法,在中国都不能实行"(24)

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其后的宁汉合流,使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建立自己的武装以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朱德等人在南昌各地起义,建立根据地,并在江西建立苏维埃。蒋介石自奠定南京国民政府以及中原大战后,也腾出手来进行"剿匪",他在1930年10月10日,于南京发表《告全国同胞文》,指出"肃清匪共"为当前要务之一,开始了先后的五次"剿匪"。

在他看来,这一小股共产党比盘锯在关外的日本强敌对中国前途威胁更大, 似乎由共产党统治的话中国人民就会陷入比被日本占领更甚的水深火热之中,他1931年8月22日在南昌时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他更将"剿匪成败"和"国家存亡"联系在一起:"我们晓得历史,无论那一个朝代差不多都有土匪,尤其是每当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即国家正要由乱而治的时候,土匪格外要扰乱得凶,历史上每遇到这种局势,国家的治乱兴亡,全系于剿匪的成败,如果当时的政府能将匪寇剿灭,国家便可安定稳固下来,而能生存发展于无极,如果政府不能将匪剿清,国家便日益陷于危乱贫困而转趋衰弱,以至于灭亡,我们现在所处之环境,正是如此"(25)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社会各界掀起了"抗日救国"的爱国运动,但蒋介石坚持"攘外必需安内"的政策,继续其"剿匪"。而对于学生及社会各界的爱国运动,他认为那本是爱国运动,但却受共产党所利用,为共产国际所指使的"人民阵线"作宣传活动,"挑拨地方军与中央军的感情,唆使地方军,在「抗日不剿共」,和「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之下……孤立国民政府与中央军,让**得以生存和发展,重整武装,准备下一次的叛乱进攻;而其所标榜的主张却是「抗日救国」,更显然是企图引起中国抗日全面战争,使**在抗战阵营的背后,扩大武装,乘机坐大,达到其颠覆政府,控制中国的目的。"(26)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成发动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一致抗日。而在蒋看来,张和杨是与共产党勾结已久的:"其主动者,实是张学良的本身,而首先提出此一劫持主张者,则为杨虎城。且其事前,并未与共党就此事有任何商量。不过当时张学良与共党直接的接触,已有半年之久,故共党与张之关系,亦自到了相当的程度,而且首倡此议的杨虎城,其与共党勾结更深。"(27)

西安事变及其后的日本全面侵华促使了蒋介石停止内战,开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但蒋介石表面上虽然承认中共红军的合法地位,实际上他对共产党的看法仍然是没有改变的,下文将分析抗日战争时期他对共产党的态度。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爆发,中日从此全面开战,蒋介石也被迫应战。但由于中日军事力量差距较大,战争一开场国军便伤亡惨重,此时蒋介石仍寄望于国联调解,同时也对苏联出兵有所期待。1937年8月21日中国与苏联签订久议未决的互不侵犯条约,允诺中国可不以现款购买苏联军火。(29)虽然如此,但他显然对俄国人仍存有戒心,在1937年8月1日日记里写道:"苏俄之外交,诡诈无比。如苏俄先与我订立互不侵犯条约,借以威胁倭寇,亦要求倭寇订立互不侵犯条约,而作固守中立之计,此亦不可注意也。"(30)他对苏联态度始终未脱离"苏俄之外交,诡诈无比"这一概念,与日本比较,则"作狡而倭暴,吾中华实处其中。"(1937年9月30日)即使他被迫向斯大林求援,他仍认为苏俄为中国之一大隐患,1938年1月1日日记曰:"尤以对俄
 问题处理为难,盖国之祸患有隐有急。倭患急而易防,俄患隐而叵测也。"(31)

1941年4月,苏联为避免二线作战,与日本签订了《中立条约》,保证尊重"满州国"的领土完整,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之领土完整。当月14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说:"竟未想到其互认满蒙之领土,此乃余对事理未能究其至极之过也。"(32)从这里也可见蒋对苏联一直都是当作和日本一般的帝国主义。

而对于中共,他虽然表面上给予新四军和第十八集团军的番号,但内心可以说从来都没有把共产党当作一同抗日的战友,在他看来,共产党不过是想"在抗战过程中,尽量扩大党的武装力量,以为将来争取政权的基础",实际上是"七分发展、二分应付(国民政府)、一分抗日",同时他还是认为共产党受命于苏联:"他还有一个更高的指导者,那就是俄共的首领斯大林。而且苏俄的利益始终是高于中共本身的利益"。(33)

1937年9月起,中国共产党开始积极开辟晋冀察敌后根据地,而这在蒋介石看来是"围攻地方团队及中央抗日游击部队,将其收编,以扩充其实力"。而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皖南事变,军长叶挺被扣,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等军部领导人遇难。蒋介石下令"取消新四军番号"。这在蒋介石看来,是由于新四军违抗军令,攻击国民党抗日部队,作恶在先:"新四军又乘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在江北正与日军激战之时,他乃渡江袭击江苏省政府作战基地之如皋泰兴一带,韩德勤的部队受了重大损害,但为避免冲突,撤至东台。新四军继续进攻,复陷东台……新四军抗不遵令北移,且企图进兵掌握京沪杭三角地带。三十年一月五日,竟围攻中央的第四十师于三溪。"(34)

1941年起,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逐跟中国组成反法西斯同盟,英美同时许诺放弃在华特权、废除不平等条约。倒向英美的蒋介石态度更是与苏联相对,认为:"俄共与中共从此集其全力……在中国国民中间,破坏我西方盟友对我国的友谊,与平等新约的重大影响。而其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他们对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团内,及其在各国使节中间,多方扬言中国政府已与日本秘密进行单独停战交涉的反宣传。"当然说到底,蒋介石还是害怕中共要夺他的权:"此其目的,全在影响美国使其对我政府断绝援助,促成我抗战军事早日崩溃,以达到其颠覆政府之阴谋。"

不仅如此,蒋介石还认为美国共产党也是"俄国间谍","是在美国舆论和政府中,直接破坏中华民国政府的信誉,与中美两国的友好关系;间接为中共宣传其抗战努力,实力强大,和「土地改革」与「新民主主义」,描写陕北匪区的「民主自由」和「康乐进步」,几乎是乌托邦的理想实现了。"认为俄共及国际共产党"努力在美国舆论及其对华外交上打击中华民国与国民政府的信誉。一切「贪污」、「无能、」「反动」、「独裁」的名词,反复积累,加以我中华民国国家、政府和我个人,其目的全在破坏中美两国的关系,使中国陷于孤立,并乘国民政府对日抗战最艰苦的阶段,使抗战归于流产,其政权由中共取而代之。"甚至将他自己与美国派来的史迪威将军的矛盾也嫁祸到中共头上,认为史将军正是被这种国际宣传所误导,"误信
 中共部队可以服从他的指挥……对于共党的阴谋毫无了解。他不知道过去中共在莫斯科指使之下,破坏中国国民革命的事实。他也没有预想共军得到装备,开出「边区」之后,将取何种手段来破坏抗战,颠覆政府。"(35)

1943年,蒋介石发表他的《中国之命运》,他无视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开展的抗日斗争,称中共为"变相军阀"与"新式封建",宣称"无论用何种名义,或何种策略,甚至于组织武力,割据地方,这种行动,不是军阀,至少亦不能不说是封建。"他甚至将中共指为"反革命":"世界上那一个国家的政党,有从事武力和割据的方式,来妨碍他本国的国家统一,而阻碍他政治进入轨道的?这样还不是反革命?还不是革命的障碍?这样革命的障碍,如果不自动的放弃和撤消,怎么能不祸国殃民?不止是祸国殃民,而且最后结果非至害人自害不可。"(36)

1943年5月,第三共产国际宣布解散,蒋介石认为这是个机会,他命令胡宗南集结部队,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不料此事被泄露给外界,中共中央立即发动舆论攻势,毛泽东在《解放日报》撰写社论批判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对此,蒋介石原先决定发布 《劝告中共党员书》,要中共也同第三国际一同解散,共产党员服从他的"中央",并且宣称:"共产主义只有马克思化,决无中国化之理论,亦无中国化之可能。如有之,则共产主义中国化者,即陷于杀人放火、叛国殃民之流寇化、土匪化而已。"但后来经考虑后没有发表。 对于共产党表明要和平不要内战的社论,他认为中共"即非仁义所能石化,则除武力之外,再无其他方法可循","共匪非武力不能解决,惟在减轻其程度而已。"(37)

蒋介石企图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的消息走露被国际知道之后,引起了包括美国特别是苏联的谴责,蒋在日记里说:"俄国一方面发表中国局势严重将有内战之消息,一方面对美国政府当局造谣宣传队",指斥中共"为俄作伥"、"其罪恶则又甚于汉奸十倍"。此时欧洲战场苏联已经逐渐掌握主动权,胜利在望,墨索里尼已经垮台,蒋介石感到欧战结束后中共潜在的威胁,希望迅速消灭共产党,计划进攻延安,他在日记里说:"共匪之制裁非在欧战未了之前解决,则后患无穷也。"、"对共匪计划,无时或忘。"、"延安必须于德俄战争未了之前与倭俄未确切妥协之时,更须于我对倭总攻之前,从事肃清为妥,过此则无此良机,如是共匪坐大,中国莫救矣。"同时他还想要宣布并判决所谓中共"破坏抗战之罪状",认为共产党违背其1937�
 �宣言,"集中部队,阻碍北战场榆林于绥远交通线",斥共产党为"敌寇变相之第五纵队"。不过,鉴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及种种原因,蒋介石最终决定对中共"围而不剿",并没有真正发动内战。(38)

在蒋介石看来,中共在抗日期间的罪行不仅有上面所说的不抗战、破坏抗战、破坏外交,而且还在边区进行"走私贸易"、"私发伪钞"。中国共产党在南沙湾开展大生产自力更生,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弯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却被蒋介石污蔑为种稙和推销鸦片:"中共在陕甘宁特区之内,指使农民种植罂粟。至成熟时,中共派人收取烟土。依土地的肥瘠,或与农户三七分,或与农户四六分。其农民保留的三成或四成,仍由中共定价收购……鸦片倾销所得的法币,一部分用作他「特区」擅自私发伪钞的准备金;一部分就地拨充其对自由区渗透颠覆与组织宣传的经费。"(39)

而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发动的整风运动,在他看来,更是要"毁灭民族性"、"以阶级性代替人性":"中共要背叛国家,要破坏抗战,要反抗我们领导抗战的国民政府,必须从他每一个党徒的思想中,毁灭其民族性;为了毁灭民族性,必须毁灭民族道德和民族感情,因而更须毁灭民族道德和感情的根源之人性。中共的整风运动,在其所谓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清算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自我批评」和检讨之下,对于民族思想与自由思想,痛下攻击,而其对于党徒的最后要求,就是「以阶级性克复民族性」,乃至「以阶级性代替人性」。在整风运动中,王实味说了一句话:「斯大林伟大,只是缺乏人性。」他就受了严厉的检讨,最后是失踪了。这「以阶级性代替人性」就是中共的整风运动的第一个宗旨。"(40)

总之,在蒋介石看来,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可谓是无罪不作。1944年1月21日,他指责共产党"毁灭本国历史和伦理",2月8日,他又认为共产党"毒辣凶狠"。(41)几乎所以能想到的罪名他都套到中共头上去了,并且还是延续着中共为"俄奴"的看法:"他们决没有所谓祖国爱与民族感。他共产党徒不仅是不爱国,而且是蓄意卖国,甚至为了他共产主义祖国苏俄,即使亡国灭种,亦所不惜。"(42)

1944年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可以说已经胜利在望。蒋介石此时更是担心苏联和共产党在战后对他的威胁,他在7月12日的日记中说,"国家前途多难,尤以俄国与中共问题为最大……"。(43)

纵观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对苏联和共产党的看法,是一直延续着自访问苏联之后的态度,而且"罪行"是越来越多了,从这就不难想象抗战胜利后他会怎样对待中共了。

国共内战时期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毛泽东速到重庆"共定大计"。 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乘飞机离开延安,到达重庆。而在前一天即27日,蒋介石在日记里就说道:"对共方针,决予其宽大待遇,如其果长恶不悛,则再加惩治,犹未为晚也。"(44)足可见蒋介石对共产党的态度和其发动内战的野心!

毛泽东等到达重庆后向中外记者发表谈话,表明共产党坚持和平、民主与团结的立场。随后,向蒋介石国民党提出了包括"实现三民主义""拥护蒋主席之领导地位"的十一条谈判要点;其中也包括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要求,提出应出中共推荐山西、山东等五省主席、委员,六省副主席、四特别市市长等,并要求解放区部队编成四十八师。对共产党提出的这些合理要求,蒋介石十分反感,他在9月3日日记里写道:"余以极诚对彼,而彼竟利用余精诚之言,反要求华北五省主义与北平行营主任皆要委任其人,并要编组其共军四十八万人,以为余提之十二师三倍,最后将欲廿四师为其基准数乎?"认为"共匪诚不可以理喻也。"(45)

而后,国共双方进行了多次会谈,而蒋介石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在了日记里。在他看来,共产党是受苏俄指使的,9月8日日记写道:"共毛各种无理要求与不法行动,自受俄之主使,余亦惟有一意忍耐处之。"而且他认为自己是以"诚与敬"对待,9月11日日记云:"余今日对俄、对共,惟有以诚与敬对之,未知果能收效否?"他同时还斥共产党"作恶卖国",9月21日云:"考虑共党问题对国家祸福利害甚久,此时主动尚在于我,不患其作恶卖国,吾仍以理导之。"(46)

蒋介石虽然表面以笑脸接毛泽东,但实际上在他的心目中,中共是"汉奸"、"叛逆"、"害国殃民"的"罪魁祸首",谈判时曾经想过要扣押毛泽东,"惩治汉奸"。1945年9月27日,他在日记里写下了自己的真实看法:"如欲不惩治汉奸,处理叛逆而已,否则非以惩治此害国殃民,勾敌篝乱第一人之罪魁祸首,实无以折服军民,澄清国本也。如此罪大恶极之祸首,犹不自后悔,反要求编组一百二十万军队,割据陇海路以北七省市之地区,皆为其势力范围所有,政府一再劝导退让,总不能餍其无穷之欲壑,如不加审治,何以对我为抗战而死军民在天之灵耶!"(47)他认为共党"必使中国非依照其主张,受其完全控制而成为纯一共党之中国,终不甘心。"(48)

9月29日,他更在日记里写下了一条条"中共之罪状":

"甲、资抗战之名义,而行破坏抗战之实。

乙、借民主之美名而施阶级独裁之阴谋。

丙、违反四项诺言之事实与经过,欺民欺世,忘信背义,莫此为甚。

丁、藉民选之名以行其拥兵自卫,割据地盘,奴辱民众,破坏统一之实。

戊、破坏外资政策,捕杀盟军官兵,阻碍联军行动,破坏国军反攻计划,诋毁英美参战为帝国主义之战争。不仅反对政府联合英美作战,而且始终破坏中苏国交之增进。"

这种种"罪恶"我们在前文抗日战争期间大都分都叙述过了,他无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始的抗日斗争,不仅认为中共破坏抗战、破坏统一、阻碍外交,在陕甘宁边区拥兵割据一方,甚至还诋毁共产党勾结敌军、强种鸦片:

"已、勾结敌军,通同汉奸,倾害国本,颠覆政府,以组织联合政府为过渡手段,而达到其多数控制,成立第四国际专政之目的。

庚、企图割据华北各省,盘踞热察,隔绝中苏联络,破坏中苏聪明,以期扰乱世界和平之建立。

辛、擅设军事委员会名义,劫持第十八集团军,促使新四军之叛变,反抗军令,毅然以共产红军自称。"

"壬、擅设延安所谓陕甘宁边区政府,割据地盘,反对中央政令,私发钞票,擅征租税,强种鸦片,私设关卡,与敌伪公开贸易,交换货物,以接济敌军,助长侵略,此即中共所谓对敌抗战也。"

他念念不忘指责共产党是苏联共产的"支部":"癸、迹其宣传,直接以攻讦政府,诬蔑盟军,间接以协助敌伪,毁灭国本,必欲中华民国变成为第四共产国际而后已。"

而他也同时无礼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的民主选举,认为解放区是没有言论和信仰自由的极权统治:"子、共军所到之地,所谓民选政府之实情:(甲)信仰言论行动皆为绝对统制而无自由,否则即以反动汉奸与叛徒之罪而加以逮捕。传教士绝对不能传教,且不准其进入其民选区。(乙)人民之纳租、出捐、抽丁、派粮不惟因战后而不奉令停止,且变本加厉,各种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民不聊生,而抗战期间到处煽动人民,对政府抗粮抗役,以不出粮、不征兵,且借各种神道邪教以愚惑民众。" (49)

尽管蒋介石对于共产党深恶痛绝,但迫于各方压力,他不得不在表面上表示同意"和平共处",并且尽管他内心认为共产党"罪恶滔天",但45年的双十节蒋介石还是给毛泽东等人授予了"胜利勋章",称是希望共产党对自己的"罪行"能够"有所悔之",他在1945年10月13日日记里是这样说的:"双十节授勋,特将中共朱毛等姓名加入,使之安心,以彼等自知破坏抗战,危害国家为有罪,惟恐政府 其罪状,帮亟欲抗战有功表白于世,以掩盖其滔天罪恶。余乃将顺其意以慰之,使其能有所感悟而为之悔改乎?然而难矣哉!"世界上恐怕没有这么可笑的事了!(50)

败退台湾时期

1949年,百万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蒋介石政府在大陆溃败了,逃到了台湾去,但蒋介石并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反共,相反,他想要把台湾建设成"反共抗俄"的"复兴基地"。

"反攻大陆,解救同胞"、"反共抗俄"、"杀朱拨毛"……这些口号在蒋介石统治的几十年里是年年喊天天喊,而近年来台湾史学家们的挖掘也证明了蒋介石不是光喊喊口号而已,而是有真正准备要反攻的,如1965年的"国光计划",但由于美国的阻拦和自身实力不足等原因,没有实现。本文在这里不讨论军事等问题,只讨论蒋介石是怎样看待大陆的。

蒋介石到台湾,实行高压白色恐怖,逐渐巩固其政权之后,便开始对台湾人民灌输其反共的观念,将大陆解放区称为"沦陷区",妖魔化共产党的大陆统治。

1952年10月16日,他向全党宣称"中华民族,现正在苏俄帝国主义侵略宰割、以及其傀儡朱毛控制奴役之下,大陆人民的生活,早已陷入绝境,群众的生命,皆已被其涂炭,民族的文化,社会的基础,几乎被其彻底消灭。我五千年来,民族所赖以生存、国家所赖以建立的伦理道德,亦将被其毁弃尽净。我们全体同胞,若再不能共同奋起,救亡自救,则这种礼义扫地、廉耻道丧的禽兽社会,与牛马生活,皆要由我们这一辈子来身受此一浩劫与悲运。"他称自己的"反共抗俄"是"救国救民"的反侵略战争:"因之,此次反共抗俄的战争,实为中国历史上空前惨烈救国救民的战争。这一战争的胜败,不仅决定我国家的存亡,与文化的绝续,并且关系亚洲的安危,与世界人类的祸福。我们认定今日交通的进步,已使世界幅员为之缩小,这缩小的�
 ��界,决不能一半奴隶、一半自由。俄帝也决不会容忍这一半自由人类之存在,所以我们中国反共抗俄战争必为世界反侵略阵线的一部,而为其重要的环节。我中华民国大陆领土的光复,大陆同胞的解救,将为亚洲的安定与世界的和平之确实的保证。"(55)

蒋介石不屑余力地妖魔化共产大陆,企图为自己反攻大陆重夺政权提供合法性,将自己标榜为是为"民族的生存"、"亚洲安全世界和平"而战,似乎由共产党统治的话中国的文化就会被毁灭至尽一样:"中国反共抗俄战争,不仅为了争取民族的生存,恢复国家的领土,保障四亿五千万同胞的生命和自由而战。并且是为了亚洲安全,世界和平,与全人类文化进步而战。如果中国反共抗俄战争的失败,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中断,亚洲安全与世界和平的毁灭,而人类文化亦将退到一个黑暗时代。若是中国反共抗俄战争的成功,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东西文化的融和,亚洲与世界和平安全的建立。中国存亡,亚洲安危,与人类祸福皆在此一举。 "(57)

而1971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蒋介石政府进入联合国时,蒋介石声称不与"汉贼"为伍,这也看得出他一直延续着共产党为"俄奴"的看法。

蒋介石总结他对苏联和共产党的看法

在台湾,蒋介石还总结了他对苏联和共产党的看法,写出了《苏俄在中国》、《反共抗俄基本论》、《俄共在中国三十年来所使用的各种政治斗争战术及其运用辩证法的方式之综合研究》等专门反苏反共的书(有些是蒋与人合著或请人代笔的,但都经过蒋的严格审批,所以皆代表蒋介石的观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样说苏俄和共产党的本质的。

对于苏俄,他总结说是"节取了马克斯主义,并融化了俄国民粹主义、虚无主义、沙皇专制、与大斯拉夫主义为内容,在一国建立集权独裁的专制制度,对世界进行征服人类的思想系统。"

"今日俄国共产主义正确的说,乃是布尔塞维克主义。

列宁更一手承受了巴古宁与尼卡也夫及朵斯妥也夫斯基的虚无主义与恐怖主义的思想,所谓「为了革命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也不妨杀死人类之一半。」所谓「奴隶必有主人,我们便是主人。」列宁把这两种思想与马克斯的阶级斗争论相结合,构成他的「无产阶级独裁」的理论。

在列宁史达林的手上,还有东方正教的「忏悔」、「坦白」、「最后审判」,俄国保罗一世的铁幕制度,以及沙皇专制与大斯拉夫主义,也渗入布尔塞维克主义,为其重要的部份。

今日俄国的布尔塞维克主义,是节取马克斯主义,并融化了俄国民粹主义、虚无主义、沙皇专制、与大斯拉夫主义为内容,在一国建立集权独裁的专制制度,对世界进行征服人类的思想系统。

列宁主义,乃是马克斯主张阶级斗争的社会病理学与俄国的残忍、狡诈、阴谋、暴行的总合所产生的变态心理学的结晶。"(58)

他延续着共产党是"俄奴"的看法,更痛斥共产党为"赤俄侵华的工具"、是苏俄的傀儡:"列宁的布尔塞维克主义是俄罗斯的产物。中共匪徒在组织系统上,是俄国侵略者御用的共产国际的支部,在性格上是俄国大斯拉夫主义征服中国的工具。"他甚至将共产党与历史上屠杀同胞的外族相比较,称其是"流寇与汉奸以及侵略者工具的结合":

"共产党自称其为「无产阶级的前卫」,但中共朱毛却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流寇。东汉末年的「黄巾」,晋末的王弥,唐代的黄巢,北宋末年的方腊,南宋末年的李全,明代末年的李闯、张献忠,这都是朱毛奸匪的先驱。  中共匪徒之汉奸的性格,更使其对于祖国怀抱仇恨,对同胞肆意屠杀。在历史上,外族入主中原,总有一般乱臣贼子帮助他残害我爱国的同胞。五胡乱华时代石虎的残暴,元、清两代的恐怖屠杀,都是历史的实例。  我在「为何汉奸必亡侵略必败」的讲词里,就曾经指出:「异族征服中国以后,必从武力与文化两方面来摧残我中华民族。所以侵略者对于民众生命财产的压迫,比任何专制君主都要残酷,而其对于民族文化思想的箝制,更比任何专制君主为凶狠。」今日中**徒,是流寇与汉奸以及侵略者工具的结合,其�
 ��虐凶顽,为历史上空前所未有,只有石勒与王弥合兵亡晋,满清与李闯并力亡明,可与比拟,而俄帝史达林的残暴阴狠,更远在前代的任何匪寇之上。"(59)

他甚至还总结出了苏俄"灭亡中国"的步骤:

"根据以上各点综合来说:最近六年间俄帝灭亡我们中国的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步骤——号召「联合政府」

这一步骤是朱毛以在野党的地位,在外形上利用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提出联合政府的口号,来联合其他在野党派,孤立政府,在实质上,从民主斗争中发展阶级斗争,制造武装暴动,以为颠覆政府控制人民之用。

第二步骤——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这一步骤是在共匪夺取政权,控制国家之后,做到下面三个条件:

(甲)极权主义的专制政府。

(乙)对人民资产之原始掠夺,并将国家资源供给俄帝。

(丙)控制人民的生活,以控制人民的思想,及其人民的命。

第三步骤——完成整个中国属于俄帝的苏维埃政权的版图

这一步骤就是:

(甲)政治上并入苏维埃联邦为藩属。

(乙)经济上加入俄帝国防体系为其侵略战的工具。

今日中国大陆匪区是在由第二步骤转向第三步骤,朱毛奸匪之所以加紧剥夺人民资产,断送国家资源,而不恤以大规模屠杀人民生命,以达成其任务,就是为了转变中国人民为农奴工奴,以服事俄帝,替俄帝耕种操作,并替俄帝打侵略战的先锋。 "(60)

临死仍不忘反共

1975年3月29日上午,秦孝仪坐在蒋介石身边执笔,由蒋口授,记录了一份《遗嘱》的草稿。后来它果然就成为蒋介石最后定稿并公布的《遗嘱》。秦孝仪记录的《遗嘱》是:

自余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无时不以耶稣基督与总理信徒自居。无日不为扫除三民主义之障碍,建设民主宪政之国家,艰苦奋斗。近二十余年来,自由基地日益精实壮大,并不断对大陆共产邪恶,展开政治作战,反共复国大业,方期日新月盛,全国军民,全党同志,绝不可因余之不起,而怀忧丧志。务望一致精诚团结,服膺本党与政府领导,奉主义为无形之总理,以复国为共同之目标,而中正之精神,自必与我同志同胞,长相左右,实践三民主义,光复大陆国土,复兴民族文化,坚守民主阵容,为余毕生之志事。实亦即海内外军民同胞一致的革命职志与战斗决心,惟愿愈益坚此百忍,奋励自强,非达成国民革命之重任,绝不中止!矢勤矢勇,毋怠毋忽。中华民国六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秦孝仪承命受记

而且据说蒋介石临死前在昏迷中,嘴里念的还是"反攻……大陆……救中国……救同胞……"可见蒋介石就是临死也不忘他的"反共"大业!

尾声

今天,中国大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两岸的"三通"也在逐渐推进着,而台湾的中正纪念堂已经被民进党陈水扁等改了名,口号更多的变成了"台湾独立",就是刚上台的国民党马英九也宣称坚持"不独不统不武"。蒋介石那曾经喊得响亮的"反攻大陆,解救同胞",还有谁记得呢?

注释:

(1)杨天石《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 3-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何虎生《蒋介石传》 142页,华文出版社

(3)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 93,96,100,101页,山西人民出版社

(4)同上,107-109页

(8)同上,110-111页,蒋介石1923年11月11日日记

(5)、(7)(9)(10)(11)(12)(13)蒋介石全集之《苏俄在中国》,取材于秦孝仪主编之《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台北,中央党史委员会,民国七十三年)

(6)[日]家近亮子《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 王土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8-49页 同时蒋介石的《苏俄在中国》也有叙述

(14)何虎生《蒋介石传》 142-143页,华文出版社

(15)-(19)蒋介石全集之《苏俄在中国》

(20)见日本PBS纪录片,《中国;一个世纪的革命》(《China:A century of revolution》),蒋纬国口述

(21)-(24)蒋中正 中华民国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出席长沙市民欢迎大会讲演《本党国民革命和俄国共产革命的区别》,见中国黄埔军校网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zc1nz0055.html

(25)蒋介石全集之《剿匪成败与国家存亡》

(26)(27)蒋介石全集之《苏俄在中国》

(29)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240页

(30)黄仁宇《从大历史角度读蒋介石日记》132页,九州出版社

(31)同上,148页

(32)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344页

(33)(34)(35)蒋介石全集之《苏俄在中国》

(36)蒋介石全集之《中国之命运》,第七章 中国革命建国的动脉及其命运决定的关头

(37)(38)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414-423页

(39)(40)(42)蒋介石全集之《苏俄在中国》

(41)(43)傅国涌《蒋介石日记中的历史》

(55)蒋介石全集之《反共抗俄基本论》第一章 前言

(56)见台湾网友"小瓜呆"的帖子:

1.台湾小学课本里的「杀人」场面: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amp;ID=549501

2.台湾小学课本里的共产党: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amp;star=1&amp;replyid=551987&amp;id=551987&amp;skin=0&amp;page=1

(57)蒋介石全集之《反共抗俄基本论》第三章 第一节 反共抗俄战争的意义

来源: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31310.shtml

--~--~---------~--~----~------------~-------~--~----~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中国报道周刊"邮件杂志。
要订阅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邮件,请发邮件至 chinaweek+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投稿信箱:chinaweekly@gmail.com ,请在标题处注明"投稿"字样。
感谢您订阅并阅读"中国报道周刊" [ www.china-week.com ] 电子杂志!
-~----------~----~----~----~------~----~------~--~---




--
Roley Zhang from Gmail